房地產稅延期!地產股將要“王者歸來”
房地產作為中國過去二十多年最大的引擎之一,也是最大資金沉淀池之一,對經濟發展貢獻巨大,也備受投資者的關注。
日前,財政部表示,“一些城市開展了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財政部發言,短短數十字,但對于房地產行業影響重大。
房地產板塊大漲
受消息影響,晚間時分,中概股再度一路飆漲,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收漲33%,多只中概股漲幅超過50%。地產相關的中概股中,貝殼收漲64.35%,報14.89美元;房多多收漲53.52%,報0.41美元;鑫苑置業亦大漲52.96%,報1.04美元。其中,房多多盤中最大漲幅超105%。
3月17日開盤,A股房地產板塊也實現大漲,陽光城(000671)、天保基建(000965)、京投發展(600683)、嘉凱城、蘇寧環球(000718)、廣宇集團(002133)、宋都股份(600077)、冠城大通(600067)、新華聯(000620)、特發服務(300917)、世聯行(002285)、我愛我家(000560)、招商積余(001914)等多股封板漲停。金科股份(000656)、萬科A、蘇州高新等大幅跟漲。
上海交通大學住房與城鄉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陳杰表示,房地產關聯的上下游產業多,出臺房地產稅也需要經濟和社會環境,同時也需要找到合適的政策環境,讓政策的出臺達到它預期的效果。
房地產稅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的政策環境看,確實不適合推出房地產稅。但從長遠看,房地產稅仍會穩步推進,今年暫緩房地產稅試點,后續找到合適時機后也會落地。
房地產稅有何影響?
地產股下跌疊加疫情的影響,是出現房地產稅試點放緩的主要原因。
房地產稅推出,往往是市場穩定之時,市場不穩,房地產稅出臺則會形成政策疊加效應,加速市場下行。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房地產稅試點的落地和擴圍對購房者置業預期帶來不利影響,或對市場量價帶來進一步拖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不利于房地產行業穩定。因此,房地產稅試點仍需結合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穩妥推進。
綜合來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一方面是通過充分發揮稅收籌集財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實現有效調控經濟和調節收入分配作用;另一方面則是房地產稅本身也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房地產市場整體穩定健康發展將起到深遠影響。
58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提到,房地產稅試點期限為五年。可以預估就房地產稅在全國落地至少需要五年,通過試點可為房地產全國落地做好經驗儲備和實操性的復核。
此外,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均發聲維穩房地產行業。銀保監會強調要堅持房住不炒,持續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產長效機制,積極推動房地產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房價四月份或將觸底回升
目前來看,經過2021年近一年的調整,樓市情緒正有企穩回彈的趨勢。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一線城市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已經開始觸底并回升。
從國家統計局3月16日發布的數據來看,2月份,70個大中城市里,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漲幅擴大,上海、北京、廣州二手房價領漲全國,分別上漲0.7%、0.9%和0.6%。
業內人士認為,一線城市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已經開始觸底并回升,但從2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轉負來看,需求端信心尚未完全恢復,后續繼續精準引導合理住房需求的釋放至關重要,支持性政策進一步傳導并生效,將支撐市場修復。
對于后市房價走勢,李宇嘉表示,由于疫情沖擊,多點散發,擴散明顯,對各地人流量限制增加,估計3月份房價走勢繼續保持2月份的態勢,但政策紓困行業的基調不變,包括信貸增加,而且預計房貸利率會繼續下降,以鼓勵新市民置業。預計各項紓困政策的效果在4月份前后開始彰顯,屆時,房價也將會觸底回升。
至暗時刻或已過去
隨著政策不斷落實,行業不斷成熟發展,房地產行業估值修復是必然的。
政策邊際寬松、股市持續反彈,地產板塊最悲觀的時間或許已經過去,市場底可能就在眼前。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板塊想要回到七八年前的強勢爆發期,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房地產板塊的投資,仍然需要保持理性,“驚天逆轉”并不適合這一板塊。雖然積極信號密集,但反彈幅度有多大,還有待后市驗證。
不過,如果地產股能有所恢復,多個板塊或許都會迎來改善。
平安證券指出,中長期看,隨著本輪陣痛期中部分房企的退出或收縮,行業整體格局有望得到優化,具備融資、管控優勢的品牌房企市場份額及盈利能力均有望得到提升。開發板塊關注短期抗壓能力強、中長期競爭優勢突出的高信用龍頭房企,適度關注彈性二線標的。
多元化業務方面,當前物管板塊估值已至歷史低位,性價比凸顯,隨著政策的持續松綁,開發企業資金端改善,亦有望帶來優質物管估值修復,看好綜合實力突出的物管龍頭,以及輕資產輸出實力強勁的商業運營商。
不過,至暗時刻或許已經過去,但在第一縷陽光尚未到來前,仍有機構認為需要保持警惕。
東方證券表示,從資金面來看,企業的融資只是略有改善,而居民部門的預付款和按揭仍在繼續下滑,這說明當前需求側的信心依舊疲軟。
考慮到目前行業的信用環境以及市場下行慣性仍在,目前的政策環境依然不足以扭轉消費者的信心,亦不足以恢復民營房企的信用水平,因此供需兩側走弱的壓力仍然存在,政策糾偏的預期仍在存在。
在數據更加明朗之前政策或存在不確定性,現階段尋找邊緣房企依然不是很好的策略,繼續推薦國企和高信用民企為主的組合。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房地產稅延期!地產股將要“王者歸來”2022-03-17
- 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馬斯克蟬聯世界首富,鐘2022-03-17
- 【異動股】氦氣概念板塊拉升,深冷股份(3002022-03-17
- 中國燃氣(0384.HK)大幅反彈11.31% 報10.14港元2022-03-17
- 體育用品股集體上漲 李寧(2331.HK)盤中漲12022-03-17
- 黃金股走強 招金礦業漲9.76%2022-03-17
- 特步(1368.HK)去年收入按年增長22.5% 符合2022-03-17
- 盛和資源(600392.SH)一字漲停報16.87元 總2022-03-17
- 山姆會員店公益測聽暖人心,注入良善力量不2022-03-17
- 長江基建(1038.HK)去年純利75.15億港元 按2022-03-17
- 金力泰(300225.SZ)漲6.24%報8.86元 總市值43億元2022-03-17
- 保利物業(6049.HK)今日再度走強 現報54港2022-03-17
- 華興資本控股(1911.HK)再度拉升漲超14% 22022-03-17
- 耐世特(1316.HK)盤中跌16.03%報4.4港元 總2022-03-17
- 白酒股拉升 洋河股份、貴州茅臺漲超3%2022-03-17
- 蒙牛乳業(2319.HK)現漲4.54%報44.9港元 總2022-03-17
- 科倫藥業(002422.SZ)高開高走 現報17.5元漲幅9.2%2022-03-17
- 答應我,產品經理一定要用這個軟件!2022-03-17
- 連續7個季度實現正收益,這只固收+基金究竟2022-03-17
- 太平洋安信農險:形式多樣普及金融知識,結對2022-03-17
- 智慧助老 服務適老 中國太保壽險打造老年2022-03-17
- 連續7個季度實現正收益,泰達宏利集利是如2022-03-17
- 國家衛健委:16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26例,2022-03-17
- 中信證券:美聯儲今年加息節奏或先急后緩,2022-03-17
- 香港金管局回應跟隨美聯儲加息:金融系統及2022-03-17
- 南方基金:市場反彈!各路資金集結!什么才2022-03-17
- 美聯儲時隔三年首次加息,多國央行緊隨其后2022-03-17
- 一加和平精英挑戰賽來襲!十萬獎品池等你來2022-03-17
- 珠光寶氣,魅影攝心!《航海王 啟航》漢庫2022-03-17
- 養老FOF規模突破1100億元 華夏基金等頭部2022-03-17
精彩推薦
- 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馬斯克蟬聯世界首富...
- 【異動股】氦氣概念板塊拉升,深冷股份(...
- 國家衛健委:16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26...
- 中信證券:美聯儲今年加息節奏或先急后...
- 香港金管局回應跟隨美聯儲加息:金融系...
- 美聯儲時隔三年首次加息,多國央行緊隨其后
- 住建部:2025年我國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
- 地一線|合肥首批供地:15宗地拍賣轉掛牌,...
- 地產股、物業股集體大漲,融創、旭輝漲幅...
- 泰禾:70%債務集中于20大合作伙伴,無表外負債
- 【異動股】光刻膠板塊拉升,容大感光(30...
- 央行開展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實現...
- 海灣國家央行跟隨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
- 巴西央行連續第9次加息
- 海灣國家央行跟隨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