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醫藥資產,溢多利意欲何為
沒想到醫藥行業的洗牌已經悄悄開始......
3月14日,溢多利(300381)再次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此前,溢多利因剝離生物醫藥業務板塊,專注發展生物酶制劑和動物營養與健康領域,曾在一個月內兩次收到深交所問詢函。
截至3月15日收盤,溢多利股價報收9.08元/股,跌幅為5.42%,最新總市值44.5億元。
剝離醫藥業務
對于溢多利兩次回復深交所問詢函,其源頭還要追溯至今年1月底。
1月29日,溢多利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溢多利基于業務發展及戰略布局考慮擬出售生物醫藥業務相關的全部資產,即現金出售持有的湖南新合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簡稱“新合新”)、湖南科益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簡稱“科益新”)和河南利華制藥有限公司(簡稱“利華制藥”)三個標的公司全部股權。
如果本次交易完成后,也就意味著溢多利將全部剝離其醫藥板塊的業務。
需要注意的是,即將出售的這三家公司在2020年的營業收入占比達到了70.94%,期末總資產合計占總資產的比例達到56.45%。這意味著這三家公司或成為溢多利2020年的主要收入來源和重要資產,而此次出售不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同時也引起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2月16日,溢多利收到深交所有關資產重組事項的第一封問詢函,問詢函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是否會導致本次重組后公司主要資產為現金,以及本次重組是否真正有利于增強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等10個問題要求溢多利進行說明。
2月26日,公司對深交所發布的問詢函進行了回復,其表示,如醫藥板塊不予剝離,而未來按預測追加投入,公司將面臨資產負債率顯著升高,經營風險增大等問題。
同時溢多利還就未來的業務規劃做了說明,其表示,未來三年,打造“全球甾體激素原料藥核心企業”將投入資金14.33億元,發展“生物酶制劑、動物營養與健康”將投入資金10.33億元,總計將投入24.66億元。同時,在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獲得13.03億元轉讓價款和8.80億元的債務清償款。其中,5.13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剩余資金將用于發展生物酶制劑和動物營養與健康業務。
于是,深交所又對在溢多利回復中提到的未來三年的業務規劃等問題再一次進行了問詢函的發布,要求其就未來三年打造“全球甾體激素原料藥核心企業”以及發展“生物酶制劑、動物營養與健康”業務所需資金測算依據及測算過程等9個問題進行說明。
而后,溢多利在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表示,打造“全球甾體激素原料藥核心企業”包括三個板塊,未來三年,三個平臺所需資金測算后分別為:新合新2.25億元、科益新7.15億元、利華制藥4.93億元,合計14.33億元;而就發展“生物酶制劑、動物營養與健康”規劃上,未來三年所需資金測算后分別為8.6億元、1.73億元,合計10.33億元。
但是以溢多利目前的資金狀況,如此巨額的資金投入或也難以立刻實現。據悉,從2015年至2020年,溢多利累計股權募資達到15.6億元。而在2020年,溢多利籌劃募集不超過6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方案,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最后這次實際募集資金僅1億元。
未來靠什么盈利?
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溢多利”)2014年上市之初,其主營業務是從事生物酶制劑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上市之后,溢多利即開始了頻繁的并購,進一步擴大了原有業務規模,并新增了甾體激素原料藥業務。
但與此同時,在頻繁并購下其所花費金額已經累計達到12.84億元,其中以現金支付金額達6.09億元。而根據財報數據不難發現,其絕大部分利潤來源于并購標的,而自身原有業務在個別年份甚至為虧損。
同時,溢多利的業績在上市以來也是增長緩慢。就近3年業績來看,2018年至2020年,其營收分別為17.68億元、20.48億元、19.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14億元、1.28億元、1.62億元。而在2021年三季度,公司營收與凈利潤出現雙降,前三季度其營收為12.88億元,同比減少9.95%,凈利潤僅為7117.45萬元,同比減少42.14%。
那么,一旦剝離醫藥板塊,溢多利將靠什么盈利呢?
就目前溢多利的主營業務來看,其醫藥板塊的收入自2019年至2021年以來,其占比已經由62.61%降至51.43%,而其農牧板塊占比則由37.39%上升至48.57%。
另外,2019年-2021年,公司農牧板塊的毛利率分別為47.90%、53.01%和43.87%,同期生物醫藥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7.91%、28.02%和32.55%,由此也可看出,其留存業務盈利能力較強。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農牧業毛利率較高,但在2021年,其凈利潤卻虧損達到1.05億元。對此,溢多利表示,主要是由于子公司鴻鷹生物原業務維生素B12產品經營不佳,計提商譽減值、積壓的維生素B12產品計提資產減值等因素引起,目前公司已對鴻鷹生物業務清理,生物農牧板塊未來盈利會穩定和有保障。
此外,溢多利高懸的商譽值,或也是其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之一。截至2021年三季度,其商譽已經達到4.76億元。而頻繁并購留下的高額商譽,目前溢多利并未有進行計提的打算。
記者注意到,近期,藥企出售、注銷子公司的消息不斷,或也意味著醫藥行業正加速洗牌,集中度持續提升。
從2022年至今,瑞康醫藥(002589)、立方制藥(003020)、仙琚制藥(002332)、亞太藥業(002370)、貝達藥業(300558)、人福藥業等多家企業忙于剝離資產,或出售子公司,或轉讓股權。對此也有行業人員表示,在大批藥企剝離資產的背后,也是行業洗牌的加劇。可以預見,2022年醫藥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
溢多利作為醫藥行業洗牌的其中一張牌,資本市場的期待值似乎也并不高。今年1月自從溢多利宣布欲剝離醫藥業務以來,其股價也是一路走低,已經由1月份的12.38元/股跌至今日盤中最低點8.94元/股,跌幅達27.78%。
記者就目前出售資產和業務規劃等問題向企業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
記者:胡鑫宇
編輯:王麗穎
責任編輯:畢丹丹
封面來源:新華網
——/好文推薦/——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剝離醫藥資產,溢多利意欲何為2022-03-16
- 印度央行通脹預期過于樂觀,四月或仍難加息2022-03-15
- 上證指數跌破3100點 滬市近期估值或進入底部2022-03-15
- “統一”致歉并發聲明回應:自2012年底與湖2022-03-15
- 四川國資入主事項告終 上海雅仕實控權轉讓2022-03-15
- 瀘天化關聯公司高管發生變更2022-03-15
- 江航裝備去年凈利潤2.31億元 同比增長19.23%2022-03-15
- 金徽酒: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15
- 【公司前線】民生銀行關聯公司高管發生變更2022-03-15
- 保利物業:2021年歸母凈利8.45億,同比增25.6%2022-03-15
- 油價太高,美國數州暫停征收燃油稅,聯邦政2022-03-15
- 平安健康2021年營收73.34億元 醫療服務收2022-03-15
- 北向資金15日凈賣出貴州茅臺27.06億元2022-03-15
- 只靠裁員降成本?智聯招聘全流程助企業降本2022-03-15
- 云海金屬業績大幅增長 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022-03-15
- 深交所對景嘉微發關注函 要求解釋會計事務2022-03-15
- 中偉股份:產品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2021年2022-03-15
- 華友鈷業逆勢收漲5.74% 公司稱鎳套保倉位2022-03-15
- 數字政通1至2月新簽訂單金額2.3億元 同比2022-03-15
- 中原建業: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加13%至7.7億元2022-03-15
- 港股救不了中概股2022-03-15
- 他趣嚴厲治理虛假社交 提供舉報線索最高獎2022-03-15
- 【環球財經】投資情緒謹慎 海指周二小幅上2022-03-15
- 【環球財經】印度Sensex30指數15日下跌1.26%2022-03-15
- 假冒理財師卷走股民270多萬元 東方能源怒2022-03-15
- 傳裁員30%?騰訊部分事業群開啟“優化”2022-03-15
- 被央視315晚會點名的聚享互娛存多條勞動爭議2022-03-15
- 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萬孚生物抗原檢測試劑2022-03-15
- 華夏幸福重組方案生變2022-03-15
- 【公司前線】易聯眾全資子公司高管發生變更2022-03-15
精彩推薦
- 印度央行通脹預期過于樂觀,四月或仍難加息
- 保利物業:2021年歸母凈利8.45億,同比增25.6%
- 油價太高,美國數州暫停征收燃油稅,聯...
- 中原建業: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加13%至7.7億元
- 港股救不了中概股
- 股價波動嚴重背離板塊和大盤,宋都股份建...
- 廣宇發展:魯能集團已全部支付現金對價款...
- 半月瘋漲66%,這家房企脫離“地慘股”
- 普拉達2021年扭虧為盈,中國正成為全球...
- 佳兆業美好預期2021年歸母凈利潤不超1.1億元
- 海底撈又賣燒烤,這次會開到云南嗎?丨...
- 印度央行通脹預期過于樂觀,四月或仍難加息
- 正商實業(00185.HK)料2021年度綜合純利...
- 彩客化學(01986.HK)擬分拆河北彩客新材...
- 【盈警】豐德麗控股(00571.HK)料中期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