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醫藥為啥跌這么多
2021年初以來的一整年時間里,醫藥股的表現不佳,劣于大盤。而明星股票恒瑞醫藥(600276)的表現可謂慘不忍睹,股價自2021年年初的95元,一路跌到2022年1月末的43元,實現了“腰斬”,股價創兩年半新低。
恒瑞醫藥是一家從事醫藥創新和高品質藥品研發、生產及推廣的醫藥健康企業,主要業務包括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內分泌治療藥、心血管藥及抗感染藥等領域的創新發展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內分泌治療藥、心血管藥及抗感染藥等領域的創新發展。下跌的原因
至于為什么股價如此喋喋不休,有很多解釋。最主要的幾個原因是:
一是市場對恒瑞醫藥到底是個仿制藥企還是原研藥企的認定一直存在分歧,導致其估值波動比較大。估值和股價的雙雙回調,就是這種市場認識波動造成的。其原研藥、創新藥本身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如何,也存在爭議。
二是集中帶量采購對其仿制藥業務收入和利潤的壓制影響明顯,估值同樣被打擊。有人估計至少35億銷售收入損失,占其營收15%左右。
三是虛假發票、虛構業務套取發票的丑聞爆發,被處罰。
另外,恒瑞醫藥作為一家醫藥企業,盡管有研發和創新,但是前期估值過高,遠超出醫藥股票平均水平,隨著行業和個股負面事件的發生,估值被殺是正?,F象。到目前來看,恒瑞的估值仍然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然而,經過對其年報和季報的分析,發現恒瑞醫藥的基本面依然保持平穩,并還蘊藏很多未來的市場空間擴張。市場需求
隨著收入增長、老齡化和健康意識提升,中國的醫療需求和支出持續增長是確定性的趨勢同時對不同類型的藥品需求也在發生著結構性的趨勢變遷。醫藥行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關系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醫藥行業正經歷高速增長期,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以醫藥救助為兜底、醫保為基礎、商業保險等為補充的醫療保障制度逐漸完善,國民藥品消費剛需將持續擴大,中國醫藥行業整體將呈現出持續向好的發展趨勢。疫情以來,國家和居民的醫療支出增加,醫藥需求增速加快。
但恒瑞的收入增速在近幾年則有所放緩。尤其是在疫情爆發之后,其收入的增速還有所下滑。是否能說明恒瑞受到的集采影響超出預期了?集采有一定的影響,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研發投入的增加。行業競爭優勢
從行業層面看,隨著藥品審批標準提高,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持續推進,帶量采購逐步擴面并進入常態化,行業進入快速分化、結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的階段,具有醫藥自主創新能力以及擁有知識產權保護的企業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研發是恒瑞醫藥引以為豪的一個競爭力。其打造了一支擁有4700多人的研發團隊,2020年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資金49.89億元,比上年增長28.04%,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17.99%。前期市場對其最為推崇的是恒瑞將每一期的研發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的成本,而不是像同行業其他公司那樣進行資本化。這客觀上會很大程度上減少當期利潤的規模。當某一年的研發投入有明顯增加時,其利潤的增長就會有壓力。
創新藥已經基本形成每年都有創新藥申請臨床,每1-2年都有創新藥上市的良性發展態勢,前期創新研發投入逐步進入收獲期。
恒瑞在2020年有12款處于臨床三期以上階段的創新藥,2021年底,恒瑞還有兩款創新藥獲批上市。恒瑞創新藥營收占比已由2020年的34%增加到2021年上半年的40%左右。2021年底,恒瑞的8款創新藥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事實上,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通過及時談判將高價值的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加快了新上市創新藥的放量速度,為恒瑞的業績增長奠定堅實基礎。銷售渠道和競爭策略
商業前端方面,恒瑞醫藥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一方面,品牌效應支撐之下的銷售渠道鋪設相對順利,同時恒瑞逐步開展專業化、學術化的營銷方向,落實深化“專注、專業”的推廣理念,全面推行醫學、學術為引領的市場推廣策略并進一步完善分線銷售,細分目標市場,力求將市場做透。進一步拓寬銷售領域,在保持現有抗腫瘤藥和手術用藥的基礎上,重點圍繞免疫治療、心血管、代謝疾病、疼痛管理等領域打造新的增長點。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斷的創新藥上市,而新上市的創新藥進入醫院的難度較大,因此恒瑞的部分藥品仍然以院外銷售為主,醫療機構采購量占比較小,因此在未來短期是否會形成銷售渠道穩定性的變化,可適當關注。
但總體看,隨著公司產品管線的日漸豐富,研發商業化鏈條的逐步打通,公司業績全面放量未來可期。近年來,受國家和地方帶量采購的影響,公司傳統制藥銷售持續下滑。盡管恒瑞短期業績有所承壓,但隨著產品管線的不斷豐富,創新藥臨床和商業化的持續進展,公司業績有望得到改善。潛在長期風險
但是風險點也不能忽視,恒瑞最大的風險點也在于創新藥,跟隨式的創新藥護城河沒有那么強,未來來自直接競爭者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恒瑞的商業模式是快速跟隨研發+強大的銷售能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在由于相同抗腫瘤領域的創新藥競爭日趨激烈。未來其研發投入能否持續迎來收獲期,存在不確定性。
財經號所發布文章之版權屬作者本人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財經》立場。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恒瑞醫藥為啥跌這么多2022-01-26
- 悅康藥業獲30家機構調研:公司已經進集采的2022-01-26
- 鍵凱科技獲97家機構調研:公司主要產品為醫2022-01-26
- 順豐控股注冊資本增加至49.06億,增幅7.68%2022-01-26
- 合鍛智能、中科光電雙雙入選省優秀“專精特2022-01-26
- 越劍智能(603095.SH)報24.77元,暫成交1883萬元2022-01-26
- 海昌海洋公園(2255.HK)漲近5%報3.03港元,2022-01-26
- 伯特利(603596.SH)大幅拉升封漲停板報81.362022-01-26
- 維達國際(3331.HK)漲近5%報20.9港元,總市2022-01-26
- AH光伏設備股走強,港股信義光能漲6.24%2022-01-26
- 華微電子任命孫鋮為新一任董事會秘書2022-01-26
- 年貨節母嬰好物推薦 選擇新西蘭高培臻愛草2022-01-26
- 指旺:為客戶服務、讓社會更美好2022-01-26
- 百融云創堅持科技驅動 深度賦能銀行全面數2022-01-26
- 天宜上佳(688033.SH)快速拉升,現報26.18元2022-01-26
- 中欣氟材(002915.SZ)盤中漲5.61%報26元,總2022-01-26
- 綠電概念股走強,華潤電力漲約4%2022-01-26
- 國華網安(000004.SZ)一字板漲停報22.26元,2022-01-26
- 光伏板塊走強 通靈股份漲超9%2022-01-26
- 山西汾酒(600809.SH)盤中漲7.33%報288元,2022-01-26
- 中遠??谹股一度漲超4%至17.09元,H股一度2022-01-26
- 海能實業(300787.SZ)大幅反彈10%報26.88元2022-01-26
- 知名心理學作家盧熠翎:壓力,可以激發人類2022-01-26
- 國際娛樂(1009.HK)跌4.62%報0.31港元,成交2022-01-26
- 有機硅概念大漲,硅寶科技漲6%、三孚股份漲2022-01-26
- 有機硅板塊走高 風電股走強2022-01-26
- 2021年我國R&D經費為2.79萬億 實際增長9.4%2022-01-26
- 首鋼資源(0639.HK)高開4.8%報2.4港元,總市2022-01-26
- 維珍妮(2199.HK)高開6.67%報8港元,總市值92022-01-26
- 金圓股份高開逾4%報15.11元,總市值118億元2022-01-26
精彩推薦
- 2022年鈉離子電池材料技術相關概念股票...
- 2022年生物可降解塑股票概念有哪些?相...
- 鑄件行業股票有哪些?相關的有中航重機...
- 香精香料概念股票有哪些?相關的有華業...
- 2022年航空租賃行業上市公司一覽,相關...
- 2022年出版傳媒概念股龍頭有哪些,相關...
- 葫蘆板塊股票名單有哪些?相關的有航錦...
- 2022年熱交換器概念龍頭股票一覽,相關...
- 江西銅業(0358.HK)現報12.98港元,總市...
- 伊特香水(IPAR.US)預計凈銷售額為9.75億...
- 成套自動化裝備方案解決商概念股龍頭有...
- 汽車下鄉板塊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的有...
- 2022年海工裝備龍頭股名單曝光 相關的...
- 2022年柴油貨車股票概念有哪些?相關的...
- 2022年計算機公司上市龍頭匯總,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