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市場競爭加劇, 長安第二代CS75PLUS升級入場
記者 于建平 北京報道
2021年是汽車產業發展重要的轉折之年。這一年自主品牌銷量逆勢上揚,讓市場對中國品牌充滿信心。作為自主品牌的頭部力量,長安汽車(000625)日前發布了最新的銷量業績,數據顯示,2021年,長安汽車累計銷量達到2300530輛,同比增長14.8%,連續兩年銷量超200萬輛。
在長安汽車發布的2021年銷量數據中,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的成績尤為亮眼。2021年,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交出了全年銷售175萬余輛、同比增長16.7%的成績。在競爭最為激烈的乘用車市場,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突破120萬輛。其中,長安CS75系列年度累計銷量突破28萬輛、同比增長5.6%,長安CS55系列年度累計銷量突破14萬輛、同比增長27.9%。
第二代CS75PLUS升級進化
作為長安汽車的銷量擔當之一,CS75系列在SUV市場一直備受關注。
1月20日,長安汽車第二代CS75PLUS正式開啟全球預售。作為一款再進化車型,第二代CS75PLUS在設計上全面進化。長安汽車緊跟年輕人審美喜好,推出“雙前臉”設計。一種是“鯨尾擊浪”格柵,一種是“晶體矩陣”格柵,彰顯不同型格。
在動力方面,第二代CS75PLUS搭載藍鯨新一代NE 1.5T、2.0T兩款不同發動機的車型。其中,藍鯨新一代NE 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38kW,最大扭矩300N m,綜合油耗低至6.4L/100km,實現了“強動力與低油耗共存”。新一代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71kW,最大扭矩390N m。第二代CS75PLUS全系標配8AT愛信變速器,換擋響應整體提升40%。變速器匹配Normal/ECO/Sport/自定義等4種駕駛模式,可以適應不同路況。
在智能化浪潮下,當用戶對汽車價值的追求從交通工具轉向充滿智慧和關懷的“出行伙伴”。第二代CS75PLUS也以智慧科技的全面進階,除了“認得你”、“記住你”,第二代CS75PLUS可以聽懂用戶的命令,通過多場景語音交互完成開啟導航、播放音樂、控制天窗等操作,并為用戶開啟40余種場景服務。
在安全方面,第二代CS75PLUS全系搭載540°高清全景影像,不僅實現3D顯示、智能開啟、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更可全方位實時監控車輛四周及底盤實況。
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葉沛表示:“從2014年法蘭克福車展驚艷世界,到2019年CS75PLUS以‘四重明日價值’掀起“、‘明日潮流’,成為名副其實的‘SUV單品銷量王’。銷量超過150萬輛的CS75系列正以每2.6分鐘售出一輛的‘長安速度’,持續刷新中國汽車品牌發展高度。”
可以看出,長安CS75PLUS絕對是當前自主SUV市場中的強悍存在,而隨著第二代CS75PLUS的升級而來,或將助力CS75系列的銷量再上新臺階。
SUV市場競爭加劇
SUV車型由于空間大、通過性好、舒適性好等特點,廣受國內消費者歡迎,SUV也成為了當前汽車市場的主流車型。目前SUV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無論從產品自身還是企業對市場的開發,市場容量還遠未到達極限,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業界認為,SUV的增長會成為未來3年―5年內車市的主要拉動力。過去幾年,正是依靠強勁的市場表現,吉利、長城、寶駿和廣汽傳祺成為SUV市場自主品牌的領軍者。雖然作為乘用車市場上的主力,但SUV市場在2021年的整體表現略顯疲態。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國內SUV市場銷量約為922.1萬輛,同比僅小幅上漲3%。
在此背景下,主流車企開始深挖SUV潛力市場,試圖在新的一年有所收獲。接下來,嘗到甜頭的自主品牌將會加快推出新的SUV車型,提高品牌的市場競爭力,而對跨國品牌來說,SUV更是保持中國市場地位的“撒手锏”。
目前,我國SUV市場有眾多生產企業,主要有吉利汽車、長城汽車(601633)、長安汽車、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等。2021年銷量超過20萬輛的SUV共有5款車型。其中,哈弗H6全年銷量35.29萬輛,蟬聯SUV年度銷量冠軍,同比下降3.2%。長安CS75排名第二位,全年銷量27.47萬輛,同比增長4.8%。本田CR-V和豐田RAV4排名第三和第四位,其銷量分別為22.23萬輛和20.34萬輛。作為2020年合資SUV銷量冠軍的本田CR-V,2021年銷量下跌了8.5%,但仍然奪得合資SUV年度銷量冠軍。
可以看出,目前SUV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雖然在國內SUV市場中,長安CS75PLUS在是在產品力、口碑、銷量等方面都領先的爆款車型,但升級后的車第二代CS75PLUS面對的將是一個競爭紅海,要延續輝煌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從設計、動力、品質到智能安全,第二代CS75PLUS,以用戶需求為方向,向前進化,向上進階。”葉沛表示,“隨著第二代CS75PLUS的預售開啟,相信在再進化、更進階的‘明日座駕’的助推下,長安CS75系列將在SUV市場再創輝煌。”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SUV市場競爭加劇, 長安第二代CS75PLUS升級入場2022-01-25
- 佳都科技劉佳提案打造政府主導的“元宇宙城2022-01-25
- 合眾新能源將開啟上市前新一輪融資?官方:2022-01-25
- 圍繞消費者做服務 倍思打造真正了解用戶的2022-01-25
- ST瀚葉(600226.SH)漲停報2.21元,總市值69億元2022-01-25
- 國泰(0293.HK)2021年凈虧損約56億港元至612022-01-25
- 五礦資源(1208.HK)現報2.74港元跌幅4.5%,2022-01-25
- 格力電器漲2.7%報39.9元,總市值2360億元2022-01-25
- 巨化股份(600160.SH)今日跳空高開,現漲超62022-01-25
- 多氟多(002407.SZ)盤中漲6.19%報44.44元,2022-01-25
- 華寶國際(0336.HK)現漲5.35%報5.12港元,總2022-01-25
- 富祥藥業(300497.SZ)跌近6%報15.55元,最新2022-01-25
- 智飛生物盤中拉升漲近4%報109.67元,市值172022-01-25
- 創新力量 逆勢向上,來酷科技CEO周銘獲金2022-01-25
- 康華生物(300841.SZ)現報234.5元,漲幅收窄至7.9%2022-01-25
- 來酷數碼首創概念店 所向披靡潮酷隨我2022-01-25
- 高測股份(688556.SH)股價繼續回升,現報68.2022-01-25
- 2022聯想來酷三大概念店齊開,酷炫亮相2022-01-25
- 南興股份(002757.SZ)跌近7%報15.11元,總市2022-01-25
- 護航大國制造,PPE破浪前行——第104屆中國2022-01-25
- 泰萊集團發布《2021年度企業使命報告》 積2022-01-25
- 啟迪環境公司:做好農村垃圾清運 助力農村2022-01-25
- 做好疫情防控 有序復工復產2022-01-25
- 弘揚憲法精神 維護憲法權威2022-01-25
- 辛集市交管大隊開展“全國交通安全日”宣傳2022-01-25
- 【致敬】每一個離病毒最近的你們2022-01-25
- 辛集市交管大隊嚴查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2022-01-25
- 辛集市窗口服務單位全面恢復線下業務辦理2022-01-25
- 辛集市投資4.5億元建設保障房2022-01-25
- 國網辛集市供電公司:貼心服務 全力保障用2022-01-25
精彩推薦
- ST瀚葉(600226.SH)漲停報2.21元,總市值69億元
- 國泰(0293.HK)2021年凈虧損約56億港元至...
- 五礦資源(1208.HK)現報2.74港元跌幅4.5%...
- 格力電器漲2.7%報39.9元,總市值2360億元
- 高性能碳纖維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相關...
- A股鋰資源概念龍頭股全名單揭曉!相關的...
- A股醬油概念股龍頭有哪些?相關的有海天...
- 首飾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有哪些?相關的有...
- 自動駕駛上市公司有哪些?中科創達近7個...
- 天倫燃氣(1600.HK)股價繼續走強,現報9....
- 華潤萬象生活(1209.HK)延續漲勢報42.95...
- 兩市縮量反彈,滬指全天收漲0.04%
- 光伏建筑一體化概念股走強,寶鷹股份和...
- ESR(1821.HK)該股現報26.65港元 目標價...
- 中環控股(1735.HK)再度拉升漲超5%,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