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探索
“未來,在技術和產業鏈之上,我們會迎來更高維度的可持續競爭。”
——王瑀博士
2021年12月13-15日,第六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2021CBIS)在江西·贛州召開,本次峰會以“新動力·新格局:迎接‘雙碳目標’新時代”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新能源產業界的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和行業機構人士,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相關行業遇到的共性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研判相關技術和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推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以下是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博士的主題演講內容(整理)。
雙碳目標下
鋰電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莊嚴宣告: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作為化石能源消耗大國和碳排放大國,如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實現能源的安全綠色,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議題。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燃油車碳排放176kg/公里,轉化成純電動車碳排放將會降到70kg/公里。電動車目前主要依靠煤和天然氣發電,這樣發電也會產生很多二氧化碳,并不是我們的初衷。如果化石能源的電替換成綠電,也就是太陽能電或風電,碳排放將會從176kg/公里下降到20kg/公里,從而幫助世界各國減少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和溫室效應,減少環境污染,延緩冰川融化。
2021年之前,鋰電行業的競爭主要是技術競爭,企業通過技術投入形成技術壁壘,用產品爭取客戶。2021年開始,技術競爭升級到產業鏈甚至國家層面的競爭。如歐洲鋰電的本土化,將要對其他國家鋰電企業的進入設置一定門檻。未來,在技術和產業鏈之上,我們會迎來更高維度的可持續競爭。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共同富裕的理念將得到全球各國的認同,企業的社會責任及碳排放技術指標等,都會作為衡量企業能否贏得客戶認可的重要標準。
孚能科技
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和探索
碳資產管理
-進行組織層面的碳足跡核查(ISO 14064);
-識別主要能耗設備和工藝,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術改造和節能降碳;
-參與制訂鋰電池產品碳足跡的行業標準。
負責任采購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降低供應鏈風險;
-對供應商的人權、環境、職業健康、商業倫理等領域進行盡職調查;
-對供應鏈進行溯源,正視ESG (環境、社會、治理)的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循環經濟
-提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清潔生產水平;
-促進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積極探索循環經濟模式下,價值鏈的閉環可能。
孚能科技
綠色工廠踐行碳中和生產經營
我們從過去近5年的實踐中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從設計伊始就將低碳的理念全面導入并落實到產能建設過程中,項目后期實際的運營成本會大大降低。越早的規劃,意味著在既定碳排放指標下產生更低的成本。如果錯過規劃的關鍵期,則需要更高的運營成本才能達到原先設定的碳目標。
打造綠色工廠首先要做目標設定,要求設定、概念設計等一系列規劃,且在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碳排放的解決方案,在未來的生產及產品銷售過程中才會受益。我們預計碳排放的指標將成為未來產品競爭力很重要的因素,如果碳排放不達標,可能會付出額外的碳排放成本。
2018年開始,孚能科技制定了鎮江工廠碳排放和碳達峰的目標要求,包括通過工廠屋面以及廠區內配置太陽能光伏的形式來節省電網用電,使用電廠生產過程中廢棄的蒸汽來代替電能,應用在如制冷、制熱等一系列廠房設施與設備上。全面利用再生能源和提升綠電比例,在廠區內擬建儲能電站緩解工廠在電力峰值時段對電網的依賴,提高電網的利用率,同時對工廠內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妥善處置。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孚能科技獲得第三方DEKRA頒布的碳中和生產認證。未來,碳排放、碳中和將一直是孚能科技努力的目標,爭取2050年實現碳中和。
凝心聚力 綠色強國
鋰電行業碳排放要實現碳達峰,需要綠色能源供應鏈、循環經濟、綠色物流等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在這里,我們呼吁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機構、車企和同行攜手共進,瞄準行業瓶頸,集眾智謀發展,聚焦要素,高效破局,打造綠色標準,推動綠色產業認證,使中國成為綠色產業碳達峰碳中和的引領者。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鋰電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探索2021-12-14
- 3000萬元閑置募集資金購買信托 科瑞技術收2021-12-14
- 世茂股份收問詢函:要求說明出售物業管理業2021-12-14
- 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主要股東反饋2021-12-14
- 蘭州銀行A股申購遞延三周 會否再現銀行股2021-12-14
- 賽微電子:擬收購Elmos汽車芯片制造產線2021-12-14
- 瑞銀中國區總裁金弘毅:2022年更多中概股將2021-12-14
- 世茂股份: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正常2021-12-14
- 數字技術助力中小賣家零門檻賣全球 ?亞洲2021-12-14
- 仙鶴股份獲82家機構調研:公司30萬噸食品卡2021-12-14
- 開啟校企合作新篇章!中建集團與北京理工大2021-12-14
- 深交所向ST光一發出監管函,公司未及時履行2021-12-14
- 【公司前線】中糧糖業全資子公司高管發生變2021-12-14
- 【公司前線】貴人鳥成立新全資子公司 注冊2021-12-14
- 所托瑞安獲評WISE2021新經濟之王硬核企業,2021-12-14
- 世茂股份收問詢函:要求說明本次交易是否涉2021-12-14
-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滬指“島型反轉” 2021-12-14
- 羅牛山:11月生豬銷售收入環比增長22.37%2021-12-14
- 【環球財經】東方地毯織造公司考慮出售及清2021-12-14
- MSCI:全球投資者關于煤炭類資產的態度正在2021-12-14
- 江蘇租賃獲6家機構調研:公司良好的資產收2021-12-14
- 【公司前線】創力集團成立新全資子公司 注2021-12-14
- 【公司前線】東軟集團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由2021-12-14
- 【公司前線】國盛智科參股成立新公司 注冊2021-12-14
- 【公司前線】東方電熱參股成立新公司 注冊2021-12-14
- 8億增資獲批 中華人壽再次整裝待發2021-12-14
- 桔多多再掀嗨購狂歡 精選大牌限量好價不容2021-12-14
- 剛接觸設計的小白可以先自學嗎?大鵬教育給2021-12-14
- “全能選手”全新第二代GS8重磅上市,售價12021-12-14
- 龍磁科技:境外子公司越南龍磁復產2021-12-14
精彩推薦
- 北上資金全天凈買入60.26億元 純堿、塑...
- 兩市主要指數下跌,滬指全天弱勢整理收...
- 福達合金(603045.SH)現報19.06元,跌4.2...
- 工業板塊龍頭股票有哪些?相關概念股有...
- 芯片概念上市公司龍頭有哪些?相關概念...
- 生豬相關上市公司龍頭有哪些?牧原股份...
- 2021年云游戲公司上市龍頭大全 相關概...
- 露笑科技(002617.SZ)現漲4.92%報17.05元...
- 美東汽車(1268.HK)漲幅擴大至15.51%報40...
- 2021年覆銅板公司上市龍頭有哪些?相關...
- 2021年地下管網公司上市龍頭出爐 相關...
- 2021年哪些才是紙業概念龍頭股票?相關...
- 消費電子概念龍頭股有哪些?相關概念股...
- 閃存板塊龍頭有哪些?相關概念股有國科...
- 二氧化碳概念利好哪些股票?相關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