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同質化嚴重 近700只迷你基金瀕臨清盤
近兩年來,隨著迷你基金數量始終保持在高位,這類基金的清盤潮也在持續。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公募基金的產品數量已超過5000只,未來基金公司應當避免同質化產品的發行,打造精品基金。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有統計數據的5612只基金(不同份額合計計算)中,有688只基金規模低于5000萬元,占比為12.26%。而去年年底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有776只,所占比例為15.09%。
業內人士表示,迷你基金比例雖有所降低,但是數量仍較多。具體來看,688只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中,299只為混合型基金,所占比例最大,指數型基金緊隨其后,有127只指數基金的規模低于5000萬元。
大部分基金的合同規定,若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基金合同,而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事實上,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只基金因為基金資產凈值低于合同限制而清盤。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計75只基金清盤,其中38只因為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而進入清算程序。
在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看來,迷你基金走上清盤之路將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對規模在1000萬元以下的基金而言,清盤是更佳選擇。“基金公司要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在可持續發展的基金上,給基金持有人帶來更好的投資體驗。”該研究員表示。
但是,也不乏一些迷你基金在基金公司的持續努力下“起死回生”。以長安鑫益增強混合基金為例,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該基金的份額只有0.42億份;2018年年末其份額增長至1.6億份;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其基金份額已接近6億份。
統計顯示,該基金是2018年混合基金冠軍。長安鑫益增強混合基金經理杜振業表示,基金定位十分明確,那便是堅持絕對收益策略。“投資者投資體驗的提高形成了一種正反饋,經過這一年多的努力,螞蟻財富上的用戶平均持有基金規模從幾千元變成了幾萬元。”
那么,如何避免迷你基金的出現?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負責人劉亦千提醒,中國行業基金的規模占比已經超過美國,但是50%以上的行業基金都面臨生存危機,這表明國內行業基金可能已經進入了過度競爭的狀態,持續增加的產品數量在存量資金中博弈。
他指出,在行業基金布局上,中小型公司如果盲目推出同質化產品較難獲得資金流入,突圍的最佳路徑是有效把握自身資源稟賦,清晰定位。
滬上一位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坦言,目前市場上的基金數量超過5000只,但是客戶根本不需要這么多的基金產品。“未來我們希望把產品再歸集、合并、迭代,把每個產品規模做起來的同時,持續保持業績。”他說。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