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遍地開花” 投資熱能否引爆機器人市場?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65.1億美元,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 839 億元。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而工業機器人價格持續下行,“機器換人”的成本優勢將越來越凸顯。
11月10日,全球商用清潔機器人領域的龍頭高仙機器人宣布完成12億元C輪融資。至此,高仙在一年內已經連續完成三輪融資。而從2011年開始,我國累計發生機器人投融資事件近3000起,金額超1500億元。
今年“雙11”,重慶高校師生收快遞有了新方式。11月14日,記者現場看到,菜鳥無人車“小蠻驢”在重慶交通職業學院投用,這也是重慶首個無人快遞車,一天可在校園送貨500余單,行程能在APP上一目了然。
既能攜帶儀器設備、出入各種特殊環境場所進行作業,還能通過做俯臥撐、敬禮等“賣萌”“耍寶”手段來調節現場氣氛……人工智能作為世界科技前沿技術,國內外的眾多科研機構也都在加大對機器人的研發力度。
目前,服務機器人市場整體規模正突飛猛進地增長。根據中國電子學會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365.1億美元,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 839 億元。
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遍地開花”
在今年11月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展會上,由機器人公司四足機器人班組研制的兩款四足機器人驚艷亮相,吸引了眾多現場觀眾與媒體的關注。四足機器人相比輪式和履帶式等移動機器人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性,可以在山地叢林等各種復雜地形條件下作業,已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研究的熱點對象。
而獵戶星空餐廳推出的營銷服務機器人,主打“忙時送餐,閑時攬客”,從進店到出店為顧客帶來的特色體驗,可實現餐飲遞送、巡航模式、跑堂模式、播放音樂、主動攬客、自主行走、精準導航、智能避障、語音交互、多機協作等功能。
在中鐵建設建筑科技公司廈門北站項目工地現場,一個“頭頂”閃著亮光,可以自主行走的“大眼”機器人格外吸引眼球。“這是我們的安全管家——智能巡檢機器人,它可以24小時按照規劃路線定時巡檢,通過手機、電腦實時查看高清影像。”項目管理人員路建勇向記者介紹說,如果發現工地有未正確佩戴安全帽、外來人員及外來車輛、火災等現象,機器人會立即發出警報并將隱患信息傳送至管理人員手機。
該公司總經理王超告訴記者,為讓智慧建造真正為項目管理減負,企業研發了智能巡檢、智能旁站、智能引導、智能消毒和無人洗地機等多個系列機器人,加快了企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步伐。
病患多,醫生少,面對大量有需求的病人,醫生也分身乏術。由疫情催生出的機器人應用新場景不斷涌現,不僅帶動了機器人市場熱銷,還蘊藏著一片關乎千家萬戶的產業新藍海。
業內專業人士預測,柔性化的手術機器人在國內潛在市場空間約為136億元/年,考慮潛在購買方需求數量以及適應性市場規模兩方面因素,中性估算未來國內手術機器人規模將達到75億元/年。柔性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第一次見面,兩小時暢談,十分鐘看產品,馬上簽合同,全款提貨。”這是上海颯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建政最近發在朋友圈中的一條信息,公司“三合一”消毒機器人的市場熱度可見一斑——原來半年銷量幾十臺,現在一個月的訂單就有上百臺。
機器人投資熱潮再起
今年的機器人賽道熱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投資人稍微遲疑一下,可能就再也搶不到車票。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機器人相關企業超31萬家。今年前10個月拿到融資的機器人項目共299個,其中253個集中在C輪及以前,79個項目的融資額在億元人民幣以上。
線性資本王淮曾用“五點半的黎明”來比喻今年行業浪潮,“四點半的凌晨”來比喻上一階段。走的離人更“近”了,是投資人對今年機器人的普遍看法。掃地機器人作為資本新晉寵兒,追捧蜂擁而至。
疫情催化下,國內機器人發展得如火如荼,一邊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走進復工復產的門店、工廠,另一邊機器人創企們開啟新一輪“攬金”熱潮。
截至今年10月底,2021年掃地機器人融資已經超過10起,幾乎每個月都有品牌完成千萬元級別以上融資:6月15日,樂生智能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7月19日,由利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9月21日,Trifo完成數億元C1輪融資……實際上,目前國內掃地機器人在城市家庭的普及率不到8%,與我國45.68%城鎮化率相比,掃地機器人依舊有著龐大的市場空間。
百度公司日前提出“汽車機器人”概念,在強大的AI支持下,汽車“轉型”為兼顧自動駕駛、智能助理、忠誠陪伴和自我學習等多場景服務的“車型機器人”智慧體,為機器人在汽車產業落地發展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機器人的春天還遠嗎?
伴隨著更多資金的涌入,國產機器人會加速奔向落地的春天嗎?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 Milton Guerry 說:“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這里每年安裝的機器人數量最多,且擁有最多的可操作機器人。這種快速發展在機器人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2030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1600億元擴大到2600億元,仍有1000億元的發展空間,中國市場也會隨之擴大。
國巡機器人CEO曾建勇告訴記者:“國巡機器人將繼續擴大技術研發團隊,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通過已經積累的安全巡檢經驗及未來的安全巡檢需求,建立更多的數據模型,逐步提高智能安全巡檢的智能化水平,為更多企業更多場景提供安全化智能服務。”
高仙機器人創始人兼CEO程昊天表示:“未來,高仙機器人將繼續以行業領跑者的視角,制定標準、構筑平臺,鞏固壁壘,為清潔服務激發更多可能,實現數字化和平臺化的階段式跨越,最終在全球范圍內構建智慧服務生態體系,讓預言成真,夢想落地。”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有超過一半的工業機器人被運用于汽車制造業,而這些工業機器人當中,又有超過一半的為焊接機器人。除此而外,碼垛機器人應用在工業生產和立體化倉庫,將大大降低工人的工作強度,在個別惡劣的工作環境下還對工人的人身安全起到有效保障的作用。
重慶工商大學莫遠明教授表示: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而工業機器人價格持續下行,“機器換人”的成本優勢將越來越凸顯,采用AGV搬運機器人、沖壓機器人、碼垛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的成本優勢將更加明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遍地開花” 投資熱能2021-11-16
- 首批新能源汽車電池退役潮來了 “白名單”2021-11-16
- 【讀財報】重要股東蹭著“元宇宙概念”減持2021-11-16
- 需求減少疊加成本下降 多地水泥價格大幅回2021-11-16
- ST林重及控股股東遭證監會立案調查2021-11-16
- 機構參與熱情升溫 “隱形冠軍”受關注2021-11-16
- 新股飆升搶風頭 機構建言緊盯“成長”主線2021-11-16
- 開市首日現場直擊:投資者熱情高 券商搶客2021-11-16
- 政策催熱戶用光伏市場 國企民企“占”屋“2021-11-16
- 新能源概念突然“啞火” 汽車零部件板塊延2021-11-16
- 北交所開市首日合計成交95.76億元2021-11-15
- 畢馬威:北交所有助于探索資本市場普惠金融2021-11-15
- 北交所“首秀”后 首批上市公司有話說……2021-11-15
-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北交所鳴鑼上市有利2021-11-15
- 安全出“行”,與你同行!中汽測評安行中國2021-11-15
- 【財經分析】北交所開張首日 市場各方怎么2021-11-15
- 【豫財經】衛龍美味IPO通過港交所聆訊 半2021-11-15
- 北京金控參與北交所首家精選層過會企業戰略2021-11-15
- 【環球財經】投資者謹慎觀望 海指周一小幅2021-11-15
- 【環球財經】印度Sensex30指數15日上漲0.05%2021-11-15
- 新華財經終端接入北交所行情數據2021-11-15
- 招行信用卡躬身入局“雙 11”賽道2021-11-15
- 大唐藥業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2021-11-15
- 北交所公司首日龍虎榜:機構買入諾思蘭德、2021-11-15
- 匯添富基金:看好北交所三大投資方向2021-11-15
- 【豫財經】京深豫三地專家 線上共話“北交2021-11-15
- 【豫財經】河南同心傳動15日在北交所上市 2021-11-15
- 招商信諾人壽,大力推動醫療結構與商業保險2021-11-15
- 北京通達正元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應聘HR工作簡2021-11-15
- 激石外匯,多元金融選擇的專業平臺2021-11-15
精彩推薦
- LED概念股午后異動拉升 福日電子(600203)漲逾3%
- 云計算板塊午后持續拉升 思特奇(300608)漲停
- 754733鶴21發債價值分析 轉股價為39.09元
- 上聲電子(688533.SH)盤中飆漲17%,最高...
- 統計局:10月中國粗鋼日產230.9萬噸,...
- 光華科技聯手格力集團 珠海新能源產業...
- 奧雅設計(300949.SZ)股價繼續走強,盤中...
- 友邦保險(1299.HK)今年第三季新業務價值...
- 敏華控股(1999.HK)上半年業績勝于預期,...
- 光洋股份(002708.SZ)現報6.08元漲5.56%...
- 消費電子概念股持續走強 科森科技(6036...
- 超材料板塊午后異動拉升 金運激光(3002...
- 中石油(0857.HK)現報3.49港元,總市值6387億港元
- 072975博杰發債價值分析 轉股溢價率為-5.77%
- 滬電股份屬于什么板塊 公司前三季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