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穩定記憶的可編程機械超材料問世 相關研究發表在英國《自然》期刊
何為材料界的革命?可編程的超材料應算其中。據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版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瑞士科學家團隊研發一種可以寫入、存儲并讀取以機械形式編碼數據的技術。正如硬盤給計算機系統帶來的革命性巨變,這種機械式編碼超材料將能讓柔性機器人、工程材料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并將廣泛助力于需要遠程調制設備結構參數的領域。
數字存儲系統是計算機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熟悉的硬盤,就可用來寫入和讀取存儲于磁極中的數據,而磁元是硬盤的基單元,通過機電讀寫頭更改磁元的值就能寫入新數據;反過來也可以讀取磁元的值。在這樣的系統中,數據可以輕易地存儲卻又不會輕易的喪失,哪怕裝置幾年不通電,也不會丟失數據。
現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依據此原理研發了一種機械式編碼的裝置,不過位元不是磁介質,而是一種執行離合動作的非穩態薄殼,通過極快速改變彎曲狀態,由一種穩態切換至另一穩態;同時,按二維陣列排列的機械位元能調整裝置的整體結構參數。
簡單來說,此次開發的是一種由機械式位元組成的新裝置,類似計算機硬盤里的磁位元,但其不但可以輕易寫入、長久存儲并隨時讀取以機械形式編碼的數據,而且編碼所含信息可以用來調整裝置結構參數。
這是超材料領域的實用范例,一直以來,用超材料存儲和提取非易失性數據的目標都是“難以捉摸”的狀態。而此次成果為超材料工具集帶來了值得關注的擴展,對于廣大需要在運行中控制系統剛性和能量密度的工程應用具備重要應用潛力,同時,這一成果將能給超低功耗主動式超材料帶來新的設計方案。在下一步研究中,團隊將會讓該系統的36個位元轉化為3D結構并加以微型化以及規模化。
《自然》文章評價稱,該成果作為超材料遠程可編程裝置的早期實例,為未來直接處理數據、執行計算和學習的材料打開了一扇大門。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人身險行業退保率持續兩年下降 維護消...
- 中裝建設中標總計4.27億元多項重大工程...
- 4月20日豬價早知道,北方豬價強勢反彈,...
- 4月19日山東煉廠汽、柴油價格走勢暫穩 ...
- WTI原油上周收漲6.26% 原油期貨價格今日行情
- 鋼材價格大漲,這7家公司業績全部預喜!...
- 預測:四月下旬國內鋼材價格會大幅下跌...
- 日本2020財年出口下降8.4% 日本對美國...
- 商務部談一季度我國消費市場情況:促消...
- 一季度我國制造業增速明顯 新能源汽車...
- 國家大基金為何甩賣中芯國際? 粵開證...
- 阜陽潁東農商行2020年凈利下滑40.43% ...
- 加快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 有利于保障...
- 新希望60億自有資金撬動240億貸款 新建...
- 迪阿股份銷售費7.3億為研發費43倍 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