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濫用:保護好你我的“人臉”安全 非法采集隱患大
手機解鎖、身份驗證、上班打卡……人臉識別技術近年在人們生活和工作場景中大放異彩,與此同時,技術應用過程中涉及的用戶隱私、信息保護問題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如何確保企業合法合規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非法采集隱患大
今年央視“3·15”晚會上,一起人臉識別事件引發社會廣泛議論——某衛浴品牌多個門店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攝像頭違規竊取人臉數據。一旦顧客進入門店,就會被攝像頭抓取并生成自動編號,顧客人臉信息被偷偷獲取。
無獨有偶,寧波市慈溪檢察院日前接到群眾舉報稱,部分房企售樓處裝有人臉識別攝像頭,在未明示買家收集信息的情況下,存儲買房人臉部特征用于,對比識別。
事實上,這已不是人臉識別首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早在2019年,就有一款娛樂App“ZAO”被工信部約談,原因是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身份驗證,可能導致用戶個人面部生物信息泄露。
由此可見,人臉識別技術濫用問題與技術發展相伴相生,隱患由來已久。2020年10月,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機構發布的《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提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使用過人臉識別,其中超六成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存在濫用趨勢,強迫使用、非法采集等問題多發。
數據安全成痛點
2020年,一起被稱為“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的特殊合同糾紛,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法院開庭審理。據悉,原告郭先生曾于2019年7月購買某野生動物園年卡,確定以指紋識別入園。后入園方式調整為人臉識別,該園向郭先生發送短信通知此事,要求其激活人臉識別系統。郭先生不同意采集人臉信息,要求退卡退費被拒,于是向動物園提起訴訟。
相關專家認為,部分公眾警惕人臉識別,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時代,他們更加注重保護個人數據等隱私,然而人臉暴露度較高,比其他生物特征數據更易實現被動采集。另一方面,相對于諸如用戶名、手機號、電郵地址等容易變更的個人數據,面部識別信息具有唯一性、不可更改性,“面部識別信息幾乎無法修改,一旦被收集就可能永久有效。”匯業律師事務所顧問史宇航說,但消費者無從得知,企業是否能夠長期安全地保管數據。如果其間不法分子兜售倒賣、肆意合成或濫用人臉數據,進行欺詐勒索,公眾將遭受直接影響。據《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三成受訪者已因人臉信息泄露、濫用而蒙受隱私或財產損失。
因此,在征得公眾同意的基礎上,安全存儲面部識別數據,合理使用人臉識別系統至關重要。
為人臉識別劃“紅線”
防疫期間,無接觸式“人臉識別”設備成為許多商場、餐廳、辦公樓的“寵兒”,它能精準高效識別人臉、測量體溫,為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
2020年12月,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起、多家企業機構參與編寫的《2020年人臉識別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在30萬人像庫的規模下,戴口罩人臉識別準確率可高達90%。這意味著,人臉識別優勢不可忽視,不能作“一刀切”處理。
那么,怎樣保證數據安全?2020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對公共場所人臉識別設備的鋪設作出專門規定: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采集、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應當為維護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并設置顯著的提示標識;所收集的個人圖像、個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開或者向他人提供。
國內多地密集出臺相關政策,為人臉識別等個人信息采集劃出“紅線”。2020年10月,《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明確物業服務人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天津市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在全國首次公開禁止采集人臉識別信息。
專家指出,隨著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逐步完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有望得到良性管控,在不侵犯個人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的前提下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金輝控股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幅2.1倍 高...
- 國家統計局:3月PPI同比上漲4.4% 工業...
- 統計局: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0.4% 一季...
- 國家統計局:3月份CPI同比由降轉漲 PPI...
- 天津銀保監局約談轄內8家互聯網保險中介...
- 消費者看好保險業未來發展 個人消費信...
- 行業改革為五大上市險企帶來什么 上市...
- 海王星辰旗下藥店因使用未經檢定電子秤...
- 微醫赴港IPO:近三年累計虧掉79億元 盈...
- 北京住建委:房地產開發商不得代收代繳...
- 前沿生物科創板上市難挽虧損困局 6年虧...
- 農業ETF(516550)上市,均衡搭配菜籃子...
- 玉米價格創歷史新高,業內人士:玉米價...
- 國內最大“充電寶”保電杭州亞運會 ...
- 3月份CPI、PPI即將公布 3月份CPI同比或上漲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