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未知物種未來可按圖索驥 相關情況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上
3月22日,《自然·生態與進化》雜志發表了美國和巴西科學家繪制的一張尚未被發現物種的地圖。這份未知物種的地圖有助于促進世界各地生物多樣性的發現和保護。
最新研究負責人、耶魯大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沃爾特·杰茲十年前曾主導繪制了“生命地圖”——一個記錄已知物種在全球各地分布的全球數據庫。
保守的科學估計表明,地球上只有10%到20%的物種被正式描述過。為了幫助尋找未知物種,最新論文主要作者之一、帕拉伊巴聯邦大學教授馬里奧·穆拉領導的團隊收集了詳盡的數據,包括32000種已知陸地脊椎動物的生活地點、地理范圍、歷史發現日期以及其他環境和生物學特征,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使他們能夠推斷出,四類主要脊椎動物中,最有可能被鑒定出的未知物種的位置和種類。
穆拉說:“以前,不同物種被人類發現和描述的機會并不平等。”例如,鴯鹋是澳大利亞的一種大鳥,1790年就被發現了,但一種短體青蛙物種直到2012年才在巴西發現,這表明還有更多這種兩棲動物有待發現。
最新研究表明,巴西、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哥倫比亞可能最容易發現新物種,而未被發現的兩棲和爬行動物最有可能出現在新熱帶地區和印度—馬來森林。
杰茲說:“全球環境加速變化,毫無疑問,許多物種會在我們尚未了解它們的存在之前滅絕。我覺得這樣的無知不可原諒,我們應該為子孫后代迅速彌合這些知識鴻溝。”
穆拉則表示,這項新研究將焦點從“還有多少物種未被發現?”轉向更實用的問題,如“還有多少物種在哪里”。
穆拉進一步表示:“未知物種通常被排除在保護規劃、管理和決策之外,尋找地球生物多樣性中缺失的部分,對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至關重要。”
杰茲團隊計劃未來幾年將他們的未被發現物種地圖擴展到植物、海洋和無脊椎動物物種,以幫助政府和科學機構更好地記錄和保護生物多樣性。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多重因素共振 國際海運高峰壓力難緩解...
- 閱文業績同比由盈轉虧 加碼IP生態效果幾何
- “退費難”成教育培訓最大頑疾 投訴量...
- 終結“天價”考位亂象,徹底鏟除社會培...
- 萬達商業發布公告稱:撤回A股IPO申請,...
- 洛陽農商行改制后發展存隱憂:營收凈利...
- 曾經的車貸龍頭微貸網2020年虧損7億,再...
- 2021年3月小麥市場供需形勢分析:預計國...
- 華夏飼料豆粕期貨ETF凈值上漲1.13% 場...
- 國際油價跌逾1%,油價經過四個月的反彈...
- 黃金飾品價格下降20%,金店客流明顯增加
- 焦作萬方與榮安地產跌停 迎水投資旗下...
- 天賜材料跌停報76.03元 上月國泰君安上...
- 洛陽鉬業年報公布跌4.11% 總市值1105.17億元
- 招商蛇口去年凈利下滑超兩成 今股價微...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