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顆粒“自下而上”造出超硬金屬 發表在最新一期《化學》雜志
據最新一期《化學》雜志報道,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粉碎單個金屬納米團簇的方法,與傳統的硬化技術完全不同,可使形成的金屬的硬度比天然結構金屬高出4倍。
材料的硬度一般是指其在受力或壓力下,抗刮擦或彎曲變形的性能。對于金屬而言,其硬度通常取決于組成它的微小顆粒的大小,顆粒越小,金屬越硬。
研究人員指出,錘擊和其他硬化方法都是改變顆粒結構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很難控制最終的顆粒尺寸。新方法則是“自下而上”:首先通過化學處理創建出納米顆粒材料,然后在中等壓力下將這些納米顆粒融合在一起,由此制造的金屬具有均勻的顆粒尺寸,可對其進行精確調整以增強性能。
金屬表面通常被稱為“配體”的有機分子覆蓋,會阻止金屬顆粒牢固地結合。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化學處理方法,可以去除這些配體,從而使金屬納米顆粒在壓力燒結過程中可以自由地融合在一起。
研究人員使用這種方法,用金、銀和鈀等不同金屬的納米顆粒制成了粗糙的“硬幣”。經過測試,證明它們比天然結構要堅硬得多,金幣的堅硬程度高達原來的4倍。研究人員還發現,利用該技術制成的新金屬硬幣,具有與標準金屬幾乎相同的導電性和光反射率,但是它們的光學性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另一項測試中,研究人員使用新技術制成了金屬玻璃。就像人們更熟悉的眼鏡一樣,這些材料具有無定形的晶體結構,使它們更容易成型,并且比常規金屬更堅固。
目前,研究人員已為該技術申請了專利,正在尋求將其商業化。由于化學處理相對容易,他們相信利用該技術的生產工藝在制造超硬涂層、電極或其他金屬部件上具有巨大的潛力。(記者馮衛東)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4.1...
- 東鵬飲料募15億近4億用于營銷 A股或將...
- 富瑞特裝(300228.SZ)發布業績預告:一季...
- 海欣股份(600851)融資融券信息(01-25) ...
- 江蘇吳中(600200)融資融券信息(01-06) ...
- 卓翼科技(002369.SZ)發布公告稱:2020年...
- 江蘇舜天(600287)融資融券信息(01-25) ...
- 今日豬價2021年1月25日生豬價格行情走勢...
- 1月25日生豬價格反彈,南方的豬價會逐漸跟漲
- 春節前后,玉米價格會大跌嗎?整體行情偏穩
- 宏觀調控取得成效 未來玉米市場風險積...
- 豆粕價格略微下調,基本趨于平穩 報價...
- 周生生黃金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1年01...
- 黃金價格午后跌勢占優 今日黃金現貨價...
- 來了!牛年紀念幣在工行預約!快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