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實施經濟制裁無益全球經濟復蘇
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聯手對俄實施了多輪嚴厲經濟制裁,旨在迫使俄為其軍事行動付出巨額經濟代價甚至拖垮俄經濟。
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制裁手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烏克蘭問題引發的軍事沖突。鑒于俄羅斯是能源、農產品和重要工業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國,對俄制裁將推高全球商品價格、惡化高通脹水平并擾亂供應鏈,使處于脆弱疫后復蘇進程中的全球經濟繼續承壓,并反噬美西方自身經濟。
美西方對俄經濟制裁以金融打擊為主,輔以高科技貿易管制、能源貿易限制、針對個人的經濟制裁和旅行限制。其中,金融制裁措施包括凍結俄央行等重要金融機構資產,并將部分俄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之外。高科技貿易管制涉及半導體、電信設備、加密安全系統、激光器、傳感器、導航設備等國防、航空航天和海事領域的敏感產品和技術。
能源貿易方面,美國宣布對俄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實施禁運;歐盟宣布今年年底前將俄天然氣進口量減少三分之二,并在2030年前擺脫對俄化石燃料依賴;英國宣布今年年底前停止從俄進口石油和石油產品。
早在俄發動對烏軍事行動之前,部分美國現任及前任政府官員就曾質疑經濟制裁對避免或解決軍事沖突的有效性。特朗普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副國務卿的斯蒂芬?比根表示,制裁已經成為一個“令人厭煩的工具”,無法從根本上制止任何國家做出令美國擔憂的行為。
從效果上看,美西方對俄制裁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其一,制裁推高全球商品價格和通脹預期。一方面,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以及小麥、玉米等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同時鎳、鈀、氖氣等重要工業原材料價格也不斷攀升。另一方面,盡管美聯儲16日開啟加息周期,衡量市場通脹預期的美債盈虧平衡通脹率(BreakevenInflationRate)仍在高位徘徊,表明投資者依然擔心通脹水平會加速上升。
德勤首席全球經濟學家伊拉?卡利什(IraKalish)認為,美西方對俄制裁可能引發全球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不僅導致多國通脹水平加速上升,還將造成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卡利什指出,制裁俄羅斯后,美國將承擔石油和關鍵商品價格上漲的后果。俄羅斯是制造半導體和電池等產品所需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國。作為反制措施,俄限制相關原材料出口將造成價格上漲和供應短缺,損害美國企業利益。同時,美歐間的緊密經貿關系意味著,對俄制裁若嚴重損傷歐洲經濟,也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外溢效應。
其二,歐美多國對俄關閉領空、全球主要航運公司中止與俄相關業務等制裁措施將進一步擾亂全球供應鏈,導致在疫情中受中斷的供應鏈難以恢復正常。
2月底至3月初,歐盟、加拿大和美國相繼宣布對俄關閉領空。為避免因違反制裁規定而蒙受損失,瑞士地中海航運公司(MSC)、丹麥馬士基航運公司(Maersk)和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CGM)等三家世界最大航運公司近日宣布,中止除食品和藥品等必要物資外一切往來俄羅斯的貨物運輸服務。
行業人士認為,上述措施將降低全球航運效率、增加關鍵商品運輸成本并引發航運業勞動力短缺。供應鏈管理軟件提供商Keelvar負責人迪蘭?阿爾佩林(DylanAlperin)表示,宣布中止對俄業務的海運公司運力高達全球海運總運力的62%,而禁飛令導致約1000萬英里國際貨運航線無法通航,意味著全球貨物空運能力將大幅降低。貨物積壓和運輸延遲已達空前程度,同時油價飆升正繼續提高運輸成本,加劇航運業困境。
代表全球約80%海運企業利益的國際航運公會(InternationalChamberofShipping)10日發表聲明說,禁飛令等措施導致占全球海運業船員(seafarer)總數14.5%的俄烏兩國船員難以正常工作,將造成該行業勞動力短缺、加劇供應鏈中斷并制約國際貿易流通。該組織2月曾呼吁保持國際支付系統正常運轉,以避免海運企業無法向員工支付工資。隨著俄部分銀行被移出SWIFT系統,上述擔憂或將成為現實。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對俄實施經濟制裁無益全球經濟復蘇2022-03-21
- 開年前兩個月稅收收入增速保持韌性,基建支2022-03-21
- 財政部: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203億2022-03-21
- 日本央行暫難追隨歐美轉向緊縮2022-03-21
- 李稻葵:今年完成5.5%的經濟增速目標主要依2022-03-21
- 新日再創“續航神話”,X-TEC遠航雙核系統2022-03-21
- 瑞德智能(301135.SZ)擬首次公開發行不超2542022-03-21
- 瑞科生物-B擬發行3085.45萬股 國際發售占90%2022-03-21
- 力高健康生活通過港交所聆訊 農銀國際為其2022-03-21
- 超300家機構本月調研埃斯頓 機械設備板塊2022-03-21
- 年內10家會計師事務所“吃罰單” 強監管促2022-03-21
- 公募營銷持續迷戀“大V” 第三方代銷平臺2022-03-21
- 2月份3家快遞公司業務量同比增超七成 折射2022-03-21
- 多家鋰電池公司前兩月業績激增 鋰鹽企業被2022-03-21
- 【公司前線】蒙草生態關聯公司高管發生變更2022-03-21
- 用友汽車研發費率下滑10年無新發明專利 IP2022-03-21
- 涪陵榨菜13年漲價13次凈利微降4.5% 投2.552022-03-21
- 【公司前線】亞錦科技關聯公司高管發生變更2022-03-21
- 陽光城公布最新兌付方案2022-03-21
- 【盈喜】中國華融(02799.HK)2021年度轉盈賺2022-03-21
- 【盈警】景業名邦集團(02231.HK)料2021年度2022-03-21
- 2025年比特幣采礦能力將達800兆瓦 能源公2022-03-21
- 瑞爾集團(06639)擬收取5.9億港元全球發售資2022-03-21
- 16省份去年出生人口數據出爐,廣東數量位居2022-03-21
- 河北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2022-03-21
- 俄烏局勢令全球糧食安全承壓,加大世界經濟2022-03-21
- 港交所:黑桃亞洲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遞交上市2022-03-21
- 銀聯商務1.092億元底價轉讓旗下支付牌照 2022-03-21
- 原材料漲價引爆動力電池回收產業 渠道成競2022-03-21
- 機構研判下一階段A股行情主線:“穩增長”2022-03-21
精彩推薦
- 對俄實施經濟制裁無益全球經濟復蘇
- 開年前兩個月稅收收入增速保持韌性,基...
- 財政部: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20...
- 日本央行暫難追隨歐美轉向緊縮
- 李稻葵:今年完成5.5%的經濟增速目標主...
- 【盈喜】中國華融(02799.HK)2021年度轉...
- 【盈警】景業名邦集團(02231.HK)料2021...
- 16省份去年出生人口數據出爐,廣東數量...
- 河北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
- 俄烏局勢令全球糧食安全承壓,加大世界...
- 業績再“瘦身” 碧生源賣房也難自救
- OECD:俄烏沖突或使今年全球經濟增速下...
- 外匯局:2月銀行結售匯順差266億元
-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經濟隱憂凸顯寬...
- 連平:美聯儲新一輪加息周期將帶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