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停不了的購物車,投入10億美元出海買金礦
還沒到雙12,紫金礦業(02899-HK, 601899-CN)的購物車就已經滿了。
中國第一大礦產金生產商紫金礦業于2019年12月2日收市后公布,計劃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金山香港,以現金方式收購大陸黃金,每股作價5.50加元。
扣除有關權益類工具的行權價后,總對價約為13.3億加元,約合10億美元,或人民幣70.3億元。收購價較大陸黃金截至2019年12月2日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的前20天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具有29%的溢價。同時,紫金礦業還將通過認購利率為5%的五年期可轉債,為大陸黃金提供5000萬美元的融資。
大陸黃金的核心資產是位于哥倫比亞安蒂奇省的武里蒂卡金礦項目100%權益。武里蒂卡金礦是世界級高品位大型金礦,目前項目已完成大部分工程建設。截至2019年10月底,該項目選廠建設已完成88%,預計將于2020年第一季建成投產。
根據公告,該項目設計第一期服務年限為14年,年均產金7.8噸,產銀14.5噸,其中前5年年均產金8.8噸,產銀15.4噸,全維持成本約為每盎司492美元;如果考慮前期建設費用,全維持成本為每盎司604美元。當前現貨金價約為每盎司1475美元(倫敦金現貨價)。由此可見,在當前的金價水平,這個項目利潤應該不錯。
紫金礦業預計收購完成后,其黃金資源儲量將超過兩千噸,該項目達產后,或可為其礦山黃金產量提升約20%。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紫金礦業的保有黃金資源儲量為1728噸,占中國礦山總量的13.1%。
2019年前三個季度,紫金礦業的礦山產金產量同比增長12.51%,至29.414噸。期內,礦山產金的銷售單價為每克290.1元人民幣。依此價格以及前五年年產8.8噸礦山金的預期計算,財華社粗略估計該項目或可為紫金礦業帶來額外25.53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相當于其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12個月礦山產金銷售收入的23.64%。
再假設單位銷售成本與2019年前三季一致,則財華社估算,該項目或為該公司帶來額外9.991億元人民幣的毛利,相當于截至2019年9月底止12個月礦山產金毛利的25.5%,或該公司合計毛利的7.43%。所以,如果資料準確的話,這個項目可為紫金礦業帶來的收益是實實在在的。
現在的問題是,紫金礦業的資金足夠嗎?
被填滿的購物車
近年,紫金礦業頻頻出海收購礦業資產。最為顯著的交易要數去年下半年以18.39億加元,或13.6億美元,約合95.3億元人民幣,收購Nevsun的交易。
1)Nevsun交易
Nevsun主要包括兩個項目,一為Bisha銅鋅礦項目,另一個是Timok銅金礦項目。Bisha銅鋅礦項目規劃服務年限將至2022年,而Timok銅金礦才是這次收購的主要價值所在,該項目分為上下部,全資所有的上部礦為高品位的塊狀金銅礦,預計2022年試產;而最終權益只有46%的下部為超大型斑巖型銅礦。此交易的代價由紫金礦業增發A股籌得。
2019年11月15日,紫金礦業以每股3.41元人民幣公開發行23.46億股A股,籌得凈收益78.47億元人民幣,明顯不夠支付此交易的代價95億元人民幣。該公司表示將以自籌資金補足。
2)擬取Timok下帶礦的100%權益
紫金礦業對于Timok項目似乎志在必得。2019年11月4日,該公司再發公告指計劃支付數億美元取得Timok下帶礦的100%權益,代價分為兩部分:初始購買價2.4億美元,以及按收購標的投產后每年千分之四的凈冶煉所得向出售方支付款項,累計總額不超過1.5億美元。也就是說總代價不超過3.9億美元。
此交易計劃于2019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交割,最遲不超過2020年2月29日。
3)增持艾芬豪礦業
2019年10月8日,紫金礦業的全資子公司金山香港再度出手,與中信金屬非洲公司等現有股東簽訂協議,以現金方式購持有剛果銅礦的艾芬豪礦業4865萬股。收購完成后,紫金礦業的持股比重將由9.8%增至13.88%,成為僅次于中信金屬的第二大股東。收購價不低于每股3.98加元。若按3.98加元計,則這次增持的總代價為1.94億加元,或10.33億元人民幣。
加拿大礦業大亨艾芬豪主要資產包括:1)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39.6%權益,2)剛果(金)基普什鋅多金屬礦的68%權益,3)南非普拉特瑞夫鉑族礦的64%權益,以及Western Foreland等勘探項目。此交易將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
從以上交易可見,即使不考慮第一項Nevsun交易,紫金礦業還需要再支付近38億元人民幣(或27億元人民幣,若不計Timok下帶礦交易后付的1.5億美元),外加70億元人民幣購大陸黃金,合共過百億元人民幣,錢夠嗎?
紫金礦業的資產狀況
截至2019年9月30日,紫金礦業持有現金66.84億元人民幣,附息貸款(不含永續債)高達497.74億元人民幣,其中有236.45億元人民幣應在一年內支付。2019年前三個季度,紫金礦業來自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入同比下降8.49%,至60.57億元人民幣;用于投資的凈現金流出同比增加44.3%,高達71.44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其財務狀況以及經營現金流不足以應付短期債務以及上述交易。
那么問題來了,紫金礦業將如何為清空購物車埋單?
除了常規經營現金流,企業一般通過債權和股權為自身的經營和投資融資,從過往的經營現金流水來看,規模尚不足,所以債權和股權融資方式的可能性較大。從其有影響力的背景以及流水來看,發債當然不成問題,況且還有今年10月底從證監會取得的增發不超過34億股新股的批準,即使完成了23.46億股的A股發行,仍有近10億可發行股份的額度。
只是,不論債權還是股權融資,必然或多或少對現有股東造成負面影響,債務規模擴大增加了利息支出,蠶食了利潤增長,而發售新股則攤薄了現有股東權益。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股價受壓。從紫金礦業最近的股價走勢可以看出,在宣布收購大陸黃金之后,其H股股價連跌兩日。
總結
上述交易都將在今年年底前交割,紫金礦業能否演繹一場別開生面的買家秀?
從長遠來看,這些項目看起來不錯,貼合紫金礦業剛剛公布的三年計劃,側重于國際化、并購、創新。需要注意的是,從紫金礦業的業績來看,海外項目貢獻已占據頗為顯著的位置,但是海外項目的風險或更高,包括匯率、執行風險、政策風險、地緣政治風險等,能否匹配得上這些項目所帶來的收益還是未知之數,投資者應警惕。
在2018年的“港股100強”評選中,紫金礦業排名90位。今年,該公司又能否攜這些赫赫有名的海外項目入圍?敬請留意。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