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控股設立商業保理獲批 順豐集團拿下自己的第一張商業保理牌照
11月2日,天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批文,核準順元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下稱“順元保理”)設立,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由順元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下稱“順元租賃”)全資控股。
天眼查信息顯示,順元保理為順豐控股(SZ.002352)的三級子公司,由順豐控股全資控股。順豐控股資金中心負責人、順豐控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美智(OOI BEE TI)擔任法定代表人、經理、執行董事。
值得關注的是,順元保理的獲批設立是順豐集團拿下的第一張商業保理牌照,在此之前,順豐在金融領域的布局涉及保險經紀、保理、融資租賃、互聯網小貸、第三方支付等。
公開信息顯示,順豐從2011年開始涉足金融業務,順豐金融曾推出個人信貸產品“順手貸”,并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聯豐貸”,但均未能成型。目前順豐金融APP顯示,其業務包括信貸業務、綜合支付、金融科技等三大板塊。
2011年末,順豐通過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原名深圳市泰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順豐泰森”)全資設立深圳市泰海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泰海網科”),拿下互聯網支付牌照,并在2014年7月新增全國范圍內的銀行卡收單業務。2015年順豐泰森將持有的泰海網科100%股權轉讓給關聯方順豐科技有限公司,同時,泰海網科改名為“順豐恒通支付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來看,順豐金融支付業務包括錢包支付、POS收單、聚合支付、代收代付等。
在第三方支付牌照以外,順豐控股還在2014年11月成立深圳市順豐合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合豐小貸”),合豐小貸具有互聯網小貸牌照,注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幣,此后又被剝離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由順豐的控股股東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據11月2日公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顯示,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小貸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跨省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小貸公司的注冊資本不低于50億元,且均需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目前合豐小貸仍未能滿足監管對最低注冊資本金10億元的要求。
順豐金融APP向企業提供的信貸產品為“經營貸”,其宣稱“純信用,無抵押”,最高可借50萬元,日利率低至0.035%。此外,順豐金融還為使用順豐倉及三方托管倉或有意向合作的企業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貸款產品包括酒倉貸、3C倉貸、汽配貸、融資租賃等。
點擊頁面中“更多貸款服務”則導向平安銀行、微眾銀行、郵儲銀行、上海銀行、大數金融等機構旗下的貸款產品。
另據此前媒體報道,順豐金融APP中“分期購機”選項,非順豐員工只能全款支付,無法進行手機分期購買。
一直以來,順豐控股的金融業務都在低調開展,除了恒通支付以外,合豐小貸、深圳市順誠樂豐保理有限公司、順誠融資租賃(深圳)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在2016年以后都未能納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順豐似乎進一步弱化公司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布局,轉而強調順豐金融的科技屬性。
今年4月,順豐金融APP的運營主體“深圳市順恒融豐投資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順恒融豐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順豐金融網頁版官網介紹其是依托順豐集團資源為基礎,將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神經網絡等技術與工具引入產品及服務流程,主要為客戶提供數字化技術解決方案、信息安全技術解決方案。
7月23日,順豐泰森設立順豐數科(深圳)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黃美智擔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
9月末,順豐金融官方微信公眾號又宣布升級為“順豐金科”,順豐金融方面通過新聞通稿稱“順豐金科平臺將以普惠金融為己任,開發應用領先的金融科技,鏈接物流與金融,為用戶提供信貸、風控解決方案、綜合支付解決方案、增值服務及各行業金融解決方案。”
在今年8月發布的半年度報告中,順豐控股稱其完成了從單一的快遞業務向綜合物流供應商轉型,已建立了金融、政企等行業的解決方案及供應鏈服務能力。
近年來,不少手握多張金融牌照的行業巨頭高談科技“故事”,卻回避其布局的金融屬性。這一情況隨著螞蟻集團被約談一事更受大眾關注。
11月3日,《經濟日報》刊文批評“少數持牌金融控股公司’改名’硬往數字科技等概念’蹭’,想貼上數字科技的標簽,難免有妄圖游離于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之外的嫌疑,甚至還意圖要享受真正科技企業上市才有的’市夢率’高估值、高股價、高融資額。”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