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下探回升滬指漲0.3% 漲停50余家
周一早盤,三大股指開盤漲跌不一,滬指小幅低開,盤初迅速下行翻綠,隨后農業、券商、醫藥等發力,帶動指數反彈,悉數翻紅,臨近午間維持盤整。盤面上,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漲停50余家。
截止午間收盤,滬指報3406.69點,漲0.30%;深成指報14078.03點,漲0.43%;創業板指報2852.38點,漲0.41%。
滬市成交2565.31億元,深市成交3121.86億元,兩市合計成交5687.1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5209.03億元略有放量。
從盤面上看,多數板塊飄綠,農業、白酒、煤炭、汽車、疫苗、電力、券商等板塊居漲幅榜前列;油氣、半導體、光刻膠、消費電子、5G、芯片等板塊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全國范圍內數據中心形成布局合理、綠色集約的基礎設施一體化格局。東西部數據中心實現結構性平衡,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運行電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
2、交通運輸部:增設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爭取春節前開通試運行。
3、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結果28日出爐。119種新藥被納入醫保,談判成功的藥品價格平均下降50.64%。多個新上市抗癌藥以全球最低價“上架”。
【機構熱議】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從11月起反復強調跨年行情開啟,當前仍是窗口期。并且,由于經濟弱復蘇、貨幣政策維持中性,本輪跨年行情斜率更緩、時間更持久,各板塊輪番向上推動下,級別也將大超預期。建議沿著三條主線積極布局:1、景氣確定的方向;2、“十四五”規劃相關投資機會;3、周期核心資產。
國君策略表示,A股季節效應中,獲得正收益概率較高的月份主要為2月、7月和10月,尤其是創業板指在2月的上漲概率更是高達80%。“春季躁動”最早可于12月開啟,春節之后上漲行情有望加強。近十年來,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在春節后20個交易日的勝率分別為80%、70%和80%,平均漲幅分別達7.18%、8.69%和9.18%。
A股市場板塊及個股漲跌幅排行
外圍市場
截至發稿時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