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CPI同比漲幅回升 PPI延續修復趨勢
8月10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已有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民生證券等20家機構對7月份CPI和PPI數據進行了預測。
總體來看,機構預測7月份CPI同比增長最小值為2.0%,最大值為4.8%,預測增幅均值為2.7%;預測PPI同比增長最小值為-2.8%,最大值為1.2%,預測均值為同比增長-2.2%。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7月份CPI同比上漲2.6%,消費品價格小幅回升,豬肉價格出現持續回升態勢。三季度是豬肉消費旺季,需求對于豬肉價格有一定支撐,不過,豬肉價格難以突破去年11月份的高點。
鮮菜方面,李超表示,一方面,強降水造成鮮菜產量下降,其中綠葉菜和茄科蔬菜受影響較重;另一方面,洪水對局部地區交通形成影響,尤其是部分沿江港口發運困難,集裝箱回箱慢,運輸成本上升,對夏季“北菜南運”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相對于畜牧養殖和果樹種植來說,蔬菜種植資金門檻低,而且蔬菜生長周期多在2個月以內,難以形成長周期的價格趨勢,目前看鮮菜價格的波動仍符合季節性特征,對CPI擾動較小。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7月份CPI上行至2.7%附近。原因有兩個:一是強降雨洪水影響下食品價格共振上行,二是成品油價格調價上漲帶動非食品價格修復。
PPI方面,李超表示,預計7月份PPI環比上漲0.7%,同比下降2.1%,PPI延續修復趨勢。
高頻數據顯示,原油、黑金、有色、煤炭等原材料價格延續上漲態勢,5月份至7月份連續三月的價格修復將充分地反映到下游工業品價格當中,7月份PPI將延續修復特征。
國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表示,7月份PMI中購進價格指數回升至58.1%,較6月份上行近1.3個點,連續數月保持強勁,但邊際上回升動力有所放緩。展望未來,洪水退去,部分工業品價格反彈,利于周期鏈條上的企業盈利修復,特別是基建地產相關行業。綜合看,考慮到7月份相關影響,PPI改善斜率或略有放緩但改善趨勢始終不變,預計7月份回升至-2.3%,并且后續反彈動能可期。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