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行暗戰A股 量化投資策略“本土化”調整
(原標題:海外投行暗戰A股 量化投資策略“本土化”調整)
本報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隨著A股即將納入MISC新興市場指數,越來越多海外私募基金加快研發A股量化投資策略。
5月22日,香港資產管理集團銳聯財智(Rayliant Global Advisors)與歌斐資產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基于A股市場的多因子智能貝塔(Smart Beta)投資策略。
一位歌斐資產人士透露,銳聯財智現有的多因子智能貝塔側重被動投資,此次合作將通過歌斐對A股運行規律與相關數據的研究,加強主動管理與被動投資的協同效應,從而令多因子智能貝塔更適應A股市場運作特征。
“不排除相關A股智能貝塔量化基本面策略基金在取得一定實戰效果后,銳聯財智將這套量化投資策略移植海外,作為吸引海外資金加倉A股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位了解銳聯財智業務進展的知情人士指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隨著海外資本投資A股意愿增加,不少國際投行也積極在境內尋找A股民間高手,將他們投資心得制造成“量化投資模型”,從而向海外資本提供定制化的A股投資產品。
但是,多數海外資本在A股的投資占比依然不超過總資產的1%,若要進一步吸引他們加倉A股,一方面需要MSCI公司持續增加A股在新興市場指數的比重,帶動海外機構追加A股配置額度,另一方面市場則需要持續提供多元化的、經市場實踐行之有效的A股投資策略,令海外資本有機會開展組合化配置獲取穩健較高回報。
量化投資策略“本土化”調整
所謂多因子智能貝塔(Smart Beta),不同于傳統基金經理通過對個股及行業基本面的深入研究及長期追蹤獲得超額回報(Alpha),它主要引進因子信號對選股和權重安排的優化,既結合被動投資的系統規則化交易,也通過因子選擇提煉主動型投資能力,實現跑贏股指的超額收益。
“概括而言,多因子智能貝塔策略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通過站在散戶投資人各種偏差錯誤投資行為的對立面獲得超額收益,也就是俗話說的割韭菜。”銳聯財智創始人許仲翔概括認為。
目前,使用多因子智能貝塔策略進行投資的全球大型投資機構包括日本政府年金(GPIF)、美國加州公務人員養老金CalPERS、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貝萊德(Blackrock)、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等,相應資產規模超過1500億美元。
不過,要讓吸引這些全球大型機構加倉A股投資,多因子智能貝塔還需要進行大量本土化調整。比如價值因子需對國企上市公司進行中立調整(SOE-neutarl),原因是國企占市值比率高但價值比例偏低。若不做中立調整,那么價值因子將偏重國企投資而難以發揮理想效果;還有財務會計質量因子需除去存在巨額沖銷行為的上市公司,原因是這些企業為了避免三年連續虧損被退市而通過巨額沖銷“美化”業績財報;此外,企業規模因子需對中小值上市公司因子謹慎處理,原因是小盤股高估值差異會隨著時間拉長而消失等。
“此外政策因素對A股波動的影響相當大,這也是我們需要將被動投資與主動管理相結合,從而克服量化投資策略在A股投資所存在的固有缺陷。”一位銳聯財智人士認為,當前A股智能貝塔量化基本面策略基金更像是一塊“試金石”,若實踐效果良好,不排除銳聯財智以此為基礎,向有意加倉A股投資的海外投資者提供定制化投資產品與個性化投資策略設計。
海外資本加倉A股瓶頸
在多位海外私募基金人士看來,盡管海外資金參與A股投資的熱情升溫,但整體而言,多數海外機構投資者在A股的投資額占比不到1%。
不過,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雙向投資額度持續擴大,不少海外資產規模逾百億美元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僅僅獲得約千萬元人民幣A股投資額,因此他們只能選擇自下向上的選股模式,挑選個股重倉投資。如今這些大型機構則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等渠道,在A股市場的整體投資者接近億元,紛紛引入量化投資模型開展組合式投資。
不過,隨著純粹量化投資模型在中國往往遇到水土不服問題,無形間迫使這些機構不敢貿然追加A股投資額。具體而言,由于中國股票市場歷史較短且交易數據量有限,且A股發展過程經歷了不少制度或政策變革等現象,令海外機構發現要“照搬”海外量化投資模型,往往會遭遇難以預料的投資風險。
銳聯財智投資研究主管陳凡對此感同身受。近期一家國際投行在洛杉磯等美國城市舉辦A股指數基金的募資路演會,盡管潛在投資者眾多,但真正參與投資的海外大型機構投資者依然將A股投資比重牢牢控制在1%以內。
為了進一步吸引海外大型機構加倉A股,不少國際投行也紛紛各顯神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除了引入專業量化投資人才創建不同風格A股投資模型,他們還積極招募“民間高手”開發獨特的套利投資策略。畢竟,當前不少海外資本之所以青睞A股市場,主要原因是A股屬于散戶市場,個人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偏差”能創造較高的阿爾法超額收益。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