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陰霾遲遲未散 哈爾濱銀行發債150億元救急
這,確實是一種折磨。
3月16日,哈爾濱銀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鑒于其內資股股權結構可能發生變動,經與保薦人審慎研究,并經該行董事會審議批準,決定撤回A股上市申請,待內資股股權結構變動完成后再重啟A股上市申請。
結合此前中天金融接手“明天系”部分資產事件,業內人士普遍猜測哈爾濱銀行源自“明天系”的股份或也將被某些機構接手,且已到了實質性談判階段。
根據哈爾濱銀行剛剛發布的2017年度報告顯示,數家烙有明顯“明天系”標記的股東仍赫然在列。這五家分屬同一“朋友圈”的關聯公司,分別是黑龍江科軟軟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科軟軟件”)、黑龍江鑫永勝商貿有限公司(下稱“鑫永勝商貿”)、黑龍江天地源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地源遠”)、黑龍江拓凱經貿有限公司(下稱“拓凱經貿”)和黑龍江同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同達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6.55%、5.82%、5.20%、4.75%以及3.43%,合計持股比例約為25.75%。
“本行不存在實際控制人”——盡管哈爾濱銀行在其招股書中鄭重其事作出承諾,但不可否認,上述關聯公司合計控股比例事實上已經超過該行第一大股東哈爾濱經濟開發投資公司的19.65%。
哈爾濱銀行股權未來將如何變動迄今尚未揭曉,但受主營業務、地區經濟環境及轉型等影響,該行經營壓力仍存,其最新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該行收益能力下滑、資產質量惡化態勢仍未見底。
截至4月16日(本周一)收盤,哈爾濱銀行每股股價為2.17港元,盡管較52周低谷高出0.05元,但較全年高點仍回落23%左右。目前,該行市值為237.5億港元,市盈率和市凈率分別為3.86和0.48。
資產質量仍未見底
根據2017年年度報告,哈爾濱銀行全年實現歸屬于權益股東凈利潤為52.49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7.6%。
不過,《投資時報》記者分析業績報告后發現,該行利潤增長乏力姿態相當顯著。受經濟下行壓力、信貸需求不足和息差收窄影響,中國商業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增長已現拐點,存貸息差對利潤的貢獻度持續走弱。哈爾濱銀行利息凈收入在2017年下滑了2.3%,且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下滑。投行分析人士認為,此下滑趨勢未來或將延續。
哈爾濱銀行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在萎縮。
數據顯示,哈爾濱銀行平均總資產回報率2017年繼續下滑,且跌破1%至0.96%,這已是該行連續兩年該數據表現欠佳;平均權益回報率則連續四年下滑,從2013年的18.36%下滑至2017年的13.5%;凈利息收益率也從2016年的2.65%下滑至2017年的2.15%。
與此同時,該行資產質量繼續惡化。截至報告期末,哈爾濱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0.3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較上年末上升0.17個百分點;貸款減值損失準備率為2.84%,較上年末上升0.29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