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微動態丨2022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再創新高 他們都去哪了?
2022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再創新高。
2022年,公募基金產品數量突破萬只,基金經理總人數突破3000人。與此同時,權益類基金2022年業績表現創下近十年第二差的紀錄,這樣的業績表現或許也加劇了基金經理的職位波動。
(資料圖片)
數據顯示,2022年基金公司和資管機構新聘基金經理總人數687人,離職的基金經理人數達到325人,離職人數超過2021年的323人,基金經理離職的數字繼2021年后再次刷新歷史數據。
人才是公募基金的核心資產,隨著公募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創新產品的百花齊放,基金經理的良性流動也自然成了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新舊基金經理交接的過程中出現的諸如人員突然空降、倉位大幅變動、封閉期離職等亂象,折射出基金管理人對持有人的不負責任態度,應該引起重視。
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有來自132家基金公司和資管機構的325位基金經理離任,這一數字超過2021年全年的323人,刷新基金經理離職人數之最。
離職人數最多的基金公司在2022年基金經理的離職人數高達9人,離職人數超過5人的公司有9家,其中既有規模超萬億的頭部基金公司,也有規模不足千億的中型基金公司。
離職的基金經理中,既有管理規模超百億的“頂流”,也有默默無聞的新人。
對于基金經理變動的原因,有基金研究人士告訴記者,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個人主動選擇離職,這類人主要出于職業發展的考量,比如當下薪酬待遇不及預期、排名考核的壓力過大,或者有更好的職業選擇等等,另一方面是被動離職,比如觸犯法律法規、個人考核不達標等導致其無法勝任基金經理一職。
值得注意的是,42家基金公司和資管機構的基金經理離職人數超過新聘人數,管理人數呈現凈流出狀態。其中一家成立時間超6年的小型基金公司,2022年初的5位基金經理有4位在2022年選擇離職。
作為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的機構,大多數公募基金的小范圍人員流動實屬正常,不過,一些基金公司的核心人員流動太快,團隊穩定性不佳,已經嚴重影響到基金產品的正常運作,以至于影響到基金持有人的貼身利益,這些現象應該引起監管和持有人的重視和警惕。
影響有多大?
基金經理流動的背后有多重因素,而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和投資理念的差異為基金經理的新老交替帶來較多不確定性。“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這句被很多基金持有人當成選基金的至理名言,側面反映的正是基金經理對一只基金產品的業績表現起到至關重要的體現。
基金經理的變更主要會產生哪些負面影響呢?
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不同導致基金凈值“跑偏”。近日,一只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因實際凈值漲幅與預估值相差5個百分點,引發基金持有人關注。產生如此大的誤差,主要原因或許是該基金于2022年12月中旬發生的基金經理變更,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前后兩位基金經理的持倉風格有很大差異。
而持有人最大的疑問,一是為何不尋找與前任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相似的基金經理接任,二是投資風格差異較大的基金經理在接任后,無論是銷售渠道還是基金公司,都有責任對持有人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對于基金經理而言,也應該做好倉位配置變動的交接工作。
基金經理離職時間引發的信息不對稱,對獲取不同信息的持有人也體現出“不公平”性。分析2022年5月離職的一位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的產品持有人結構,不難發現,早在2021年底就有大量機構資金意外提前撤退,不排除這些機構已經提前知曉基金經理即將離職的消息,而大多數持有人也只有在5月的離職公告發布后,才獲知該信息。
此外,處于封閉期的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離職,近年來最被持有人詬病。近年來,封閉期長達3年、5年的權益類基金發行數量增多,其中不乏一些由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產品憑借基金經理的市場號召力而成為爆款。不過,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在封閉期選擇離職,而基金持有人卻無法贖回,此舉無疑傷了持有人的心。
針對基金經理離職對持有人產生的上述不利影響,有基金評價人士倡議,基金公司在選擇接任的人選時,應該考量投資風格的延續性,以免因調倉換股幅度過大對持有人造成“傷害”;在離職信息的披露上,基金公司也理應做到信息的公開、透明;對于封閉時間較長的產品,可以在發行初期就設置多個基金經理共同管理,減少單個基金經理離職引起的負面影響,或者在產品發行初期就設置好允許持有人贖回的特殊條款。
整體來看,雖然基金經理2022離職的絕對人數創下歷史之最,但是基金經理的離職率(離職率=200%*離職人數/(期初數+期末數))較2021年出現明顯下滑,為近4年新低。
具體原因來看,招商證券指出,監管2022年頒發的管理辦法和實施規定加大了對基金經理離職、奔私等的約束,其中第一條規定將靜默期由之前的3個月延長至1年,提高了公奔私的門檻,而第二條規定中的追索扣回制度同樣適用于離職人員,也就是說已從公募離職的人員有可能被要求退回獎金。可見,監管頗為關注人才流失等問題,為了促進公募基金行業健康發展,對基金經理離職的限制和約束愈加嚴格,有助于促進行業的人才穩定和長期發展。
基金經理去哪了?
2022年有325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不乏董承非、周應波、林森、崔瑩、雷鳴、肖肖、葛晨和袁芳等明星基金經理,這些基金經理主要去向是哪?
創設或加盟私募基金成了大多數公募基金經理的選擇。如周應波成立了運舟私募基金,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董承非加盟睿郡資產,任公司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林森和崔瑩成為勤辰資產的合伙人和投資經理,雷鳴成為上海潤時實控人,葛晨加入高毅資產。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經理在公募行業積累了豐富的投研經驗,在私募基金受到的約束更少,能夠更好地去追求自我價值。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曾指出,大部分奔私基金經理選擇自主創業,占比約七成,選擇創業和加盟的基金經理公私募的年化收益差分別約7.80%、11.46%。
近年來,公募行業發展迅速,基金公司之間的差距也逐步拉大,也有一些基金經理選擇能提供更大舞臺的頭部或者排名更靠前的基金公司。頭部基金公司憑借強大的投研平臺,不僅能為優秀的基金經理提供可觀的薪酬,也能提供豐富的投研資源,這些對優秀人才形成巨大吸引力。一些新設立的資管機構和新公募基金憑借著開放的平臺,也吸引了有經驗的基金經理加盟。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基金經理離開公募多年后,又折返回公募,重新擔任基金經理。如招商基金朱紅裕離開公募后,陸續任職在一級市場、私募基金和銀行理財公司,2022年4月又重新擔任公募基金經理一職,此外還有楊歡、王志華等。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指出,近兩年迎來公募基金經理回歸熱潮:據統計,重返公募行業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共計59名,重返公募行業的基金經理主要在2015 年前后離開公募行業,又集中在2018-2022 年間重返公募市場,近兩年重返公募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多達28 名。對比同期滬深300指數收益和主動權益市場的新發情況,可以初步看出在權益市場收益高漲過后市場熱度較高的情況下重返公募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較多。重返公募的基金經理中多數在退出公募行業4-6 年內重新出山,只有少數基金經理時隔超過10 年再次任職公募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總人數突破3200人
除離職的基金經理外,2022年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經理的數量也在持續攀升。數據顯示,2022年157家基金公司及資管機構共新聘基金經理685人,其中嘉實基金新聘基金經理數最多,合計有29人,9家基金公司和資管機構新聘基金經理人數超10位。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基金經理的總人數也在不斷增長,諸如公募REITs、FOF、指數型產品等創新產品的百花齊放,也吸引了更多專業型人才加入公募基金經理團隊中。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公募基金經理人數歷史首次突破3000人,截至2022年底,公募基金經理人數高達3259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也有48家公募基金公司和資管機構未發生基金經理離職現象,如管理規模較大的華泰柏瑞、萬家基金和交銀施羅德基金基金經理總人數均超過30人,而2022年無一位基金經理離職。
編輯:丁晶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2月7日2023-02-07
- 全球最資訊丨萬家基金將成中泰證券控股子公2023-02-07
- 出境團隊游試點恢復 上市公司推多樣化產品2023-02-07
- 全球觀天下!無業務收入未開展合作 多家公2023-02-07
- 每日看點!假冒上市公司事件頻出 眾籌集資2023-02-07
- 天天通訊!皇氏集團加速跨界押寶鈣鈦礦電池2023-02-07
- 環球視訊!別知己簡譜歌譜完整版_別知己簡2023-02-07
- 【環球財經】英國央行官員釋放利率上升言論2023-02-07
- 環球短訊!揚州金泉:提供更多可能性 為全2023-02-07
- 全球微資訊!巴比食品“炒股”致凈利降近三2023-02-07
- 坤泰股份: 聚焦汽車內飾件 提升行業優勢2023-02-07
- 稅務部門曝光一批涉稅案件2023-02-07
- 【天天聚看點】三步清蒸鱸魚2023-02-07
- 當前視點!云海金屬獲30家機構調研:青陽項2023-02-06
- 每日熱點:建業地產1月物業合同銷售額28.712023-02-06
- 中原建業1月在管項目合約銷售13.67億元,同2023-02-06
- 2023年安徽省將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2023-02-06
- 江山歐派及江山轉債被評級機構列入關注2023-02-06
- 焦點簡訊:網傳“禁酒令”引白酒股下跌 白2023-02-06
- 觀察:【財經分析】北向流入放緩是“意料之2023-02-06
- 機器人: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擴展速度明顯2023-02-06
- 南京舉辦2023年首場土地招商推介活動2023-02-06
- 當前快看:綠城中國:1月總合同銷售金額約132023-02-06
- 魅族20系列已經入網,新機將搭載UWB功能2023-02-06
- 每日速訊:2022年科創板IPO終止40家 因財2023-02-06
- 法拉第未來達成1.35億美元融資 FF 91 Fu2023-02-06
- 家庭性教育從父母自我學習提升起步2023-02-06
- 焦點快播:東北證券遭證監會立案,涉嫌保薦2023-02-06
- 世界快資訊:雷聲滾滾!5家A股公司接連被立2023-02-06
- 環球頭條:融創中國:1月合同銷售額約72.3億元2023-02-06
精彩推薦
- 環球視訊!別知己簡譜歌譜完整版_別知己...
- 稅務部門曝光一批涉稅案件
- 【天天聚看點】三步清蒸鱸魚
- 每日熱點:建業地產1月物業合同銷售額28...
- 中原建業1月在管項目合約銷售13.67億元,...
- 2023年安徽省將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
- 南京舉辦2023年首場土地招商推介活動
- 當前快看:綠城中國:1月總合同銷售金額...
- 家庭性教育從父母自我學習提升起步
- 環球頭條:融創中國:1月合同銷售額約72.3億元
- 世界微速訊:保利發展擬23億打包轉讓12...
- 環球時訊:大唐集團終止出售廈門盛善領...
- 刷牙時刷舌苔好不好用_刷牙時刷舌苔好不好
- 保利置業:1月合同銷售額約49億元,同比增105%
- 當前頭條:中國海外發展:1月合約物業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