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業主旋律仍是“去肥增瘦” 元宇宙布局更加務實
新華財經上海1月4日電(記者羅茂林)走過紅利爆發期,如今國產游戲行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轉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共有75款游戲項目宣布停運,相當于一個月全國的版號發放量。
面向2023年,調整仍將是行業的主旋律。有業內人士用流行詞“去肥增瘦”來形容今年的格局。“低質換皮游戲、純粹買量營銷游戲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壓。”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展望今年,優質游戲的空間進一步增大,這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大型游戲日益精良,另一個是休閑游戲比拼巧思。
【資料圖】
改變的不僅是現有的項目,對未來的預期——投資策略也在發生轉變。眼下,“元宇宙”無疑被視為行業裁撤洗牌背景下的新希望。圍繞“元宇宙”的投資在新的一年或許仍將是熱點。
只不過,相較于曾經“撒芝麻面兒”式的豪放投資,業內普遍認為,2023年行業的投資將更加聚焦。“將錢用在刀刃上。”一位游戲策劃告訴記者,今年一切都要腳踏實地。
行業加速出清洗牌
進入2023年,一場綿延了一年多的行業陣痛仍將在游戲行業繼續。2022年,共有75款游戲項目宣布解散或停運,背后涉及騰訊、網易、字節跳動等頭部企業。就連近年來新興的游戲公司米哈游,也在2022年末對內宣布解散部分在研游戲項目組。
活下去,是今年擺在所有游戲公司面前的最大問題。“現在行業整體收緊,資源肯定就要用在刀刃上。”某頭部游戲公司的策劃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公司對項目的要求明顯變高,“我們今年做項目,可行性和收益率是核心指標,沒有想清楚的事情就絕不做。”
不過,對于行業的現狀,業內并非全然悲觀,更多的仍愿意用“轉型”來描述。“國產游戲分化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一位上海獨立游戲工作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近年來精品化導向下,傳統靠著“換皮”營銷賺一波快錢的策略已經失效,小公司要想存活,就必須拿出直擊人心的好創意。
事實上,作為優勢產業,國產游戲行業的韌性依然強勁。第三方機構Sensor Tower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在全球移動游戲收入前100名中,國產游戲廠商占比保持在四成左右。其中多款國產游戲更是長期占據全球手游排行榜前十。
一家游戲上市公司董事長向記者表達了樂觀:“短期看,行業總營收下降不一定是壞事,因為之前很多低質量游戲充斥。”這位董事長認為,隨著版號管理發放日趨嚴格,一部分曾經處于灰色地帶的水分被“擠掉”了。
“精品化”的導向,無疑仍是2023年的主旋律。一位北京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游戲版號或許會向中小游戲公司傾斜,但是打造精品依然是前提。
除了升級精品,游戲“出海”也是行業調整的一部分。此前,網易CEO丁磊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未來網易將進一步加大在游戲“出海”方面的投入與支持。A股游戲龍頭三七互娛已經加大“出海”力度。據財報披露,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境外營收30.33億元,同比增長48.33%,境外營收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進一步升至37.48%。
“總體來看,今年‘出海’仍是公司發展的重要板塊。”一位游戲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盡管如今海外市場競爭也很激烈,但總體上仍有增量空間。”
低調推進“元宇宙”
游戲行業一度被視為步入“元宇宙”的橋頭堡,在如今行業洗牌轉型的背景下,“元宇宙”無疑是許多公司的希望所在。只不過,相較于前兩年執著于對概念的一較高下,2023年,“低頭拉車”聚焦業務加快布局的實干,將成為行業競賽的主題。
從2022年開始,頭部游戲公司便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圍繞產業鏈,逐漸構筑起清晰的投資鏈路。2022年10月,華南腦控(廣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新一輪投資,其中三七互娛旗下兩家投資機構三七樂心(廣州)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蕪湖泰通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這只是三七互娛在“元宇宙”領域的又一筆投資。此前,三七互娛在元宇宙領域已完成投資或收購了Archiact、宸境科技、影目科技、光舟半導體、萬有引力等多家公司。此外,圍繞VR、AR等元宇宙關鍵技術,騰訊、網易、字節跳動和米哈游在2022年動作頻頻。
不過進入2023年,大開大合的并購似乎已經接近尾聲。游戲行業的投資,或將從“千鳥在林”轉向“一鳥在手”。
“今年大公司仍將繼續相關投資,不過從力度上看更多是補充和聚焦。”一位市場人士分析稱,目前大部分頭部游戲公司相關投資已持續數年,隨著元宇宙路徑日漸清晰,這些投資將逐漸從純粹財務布局轉向業務布局。
從去年末的趨勢似乎也能印證這一觀點,記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XR領域的相關融資整體偏謹慎,在多家XR公司新一輪的融資名單中,曾經參與的頭部游戲公司并未跟進。
以字節跳動收購PICO為例,一位業內人士說:“像這樣規模的大動作,今年恐怕不會有,各家公司的注意力將主要放在整合已有優勢以及梳理自己的產業鏈上。”
一位新興游戲公司的內部人士也贊同這一觀點:“總體來看,2023年行業依然處于瓶頸期。”
在他看來,如今困擾全球游戲產業的難題——模式創新,從目前來看依然沒有太大突破。“因此,這個時候無論做項目還是做投資,腳踏實地才是最重要的。”
編輯:羅浩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2月7日2023-02-07
- 全球最資訊丨萬家基金將成中泰證券控股子公2023-02-07
- 出境團隊游試點恢復 上市公司推多樣化產品2023-02-07
- 全球觀天下!無業務收入未開展合作 多家公2023-02-07
- 每日看點!假冒上市公司事件頻出 眾籌集資2023-02-07
- 天天通訊!皇氏集團加速跨界押寶鈣鈦礦電池2023-02-07
- 環球視訊!別知己簡譜歌譜完整版_別知己簡2023-02-07
- 【環球財經】英國央行官員釋放利率上升言論2023-02-07
- 環球短訊!揚州金泉:提供更多可能性 為全2023-02-07
- 全球微資訊!巴比食品“炒股”致凈利降近三2023-02-07
- 坤泰股份: 聚焦汽車內飾件 提升行業優勢2023-02-07
- 稅務部門曝光一批涉稅案件2023-02-07
- 【天天聚看點】三步清蒸鱸魚2023-02-07
- 當前視點!云海金屬獲30家機構調研:青陽項2023-02-06
- 每日熱點:建業地產1月物業合同銷售額28.712023-02-06
- 中原建業1月在管項目合約銷售13.67億元,同2023-02-06
- 2023年安徽省將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2023-02-06
- 江山歐派及江山轉債被評級機構列入關注2023-02-06
- 焦點簡訊:網傳“禁酒令”引白酒股下跌 白2023-02-06
- 觀察:【財經分析】北向流入放緩是“意料之2023-02-06
- 機器人: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擴展速度明顯2023-02-06
- 南京舉辦2023年首場土地招商推介活動2023-02-06
- 當前快看:綠城中國:1月總合同銷售金額約132023-02-06
- 魅族20系列已經入網,新機將搭載UWB功能2023-02-06
- 每日速訊:2022年科創板IPO終止40家 因財2023-02-06
- 法拉第未來達成1.35億美元融資 FF 91 Fu2023-02-06
- 家庭性教育從父母自我學習提升起步2023-02-06
- 焦點快播:東北證券遭證監會立案,涉嫌保薦2023-02-06
- 世界快資訊:雷聲滾滾!5家A股公司接連被立2023-02-06
- 環球頭條:融創中國:1月合同銷售額約72.3億元2023-02-06
精彩推薦
- 環球視訊!別知己簡譜歌譜完整版_別知己...
- 稅務部門曝光一批涉稅案件
- 【天天聚看點】三步清蒸鱸魚
- 每日熱點:建業地產1月物業合同銷售額28...
- 中原建業1月在管項目合約銷售13.67億元,...
- 2023年安徽省將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
- 南京舉辦2023年首場土地招商推介活動
- 當前快看:綠城中國:1月總合同銷售金額...
- 家庭性教育從父母自我學習提升起步
- 環球頭條:融創中國:1月合同銷售額約72.3億元
- 世界微速訊:保利發展擬23億打包轉讓12...
- 環球時訊:大唐集團終止出售廈門盛善領...
- 刷牙時刷舌苔好不好用_刷牙時刷舌苔好不好
- 保利置業:1月合同銷售額約49億元,同比增105%
- 當前頭條:中國海外發展:1月合約物業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