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與其擔心“差評” 不如提高品質
據媒體報道,近日記者登錄了一家電商平臺,輸入“兒童家具”幾個字,就出現了22萬家店鋪。其中兒童學習桌椅商品超過了5900件。一家兒童桌椅實體店的銷售人員透露,之所以網店的產品價格便宜,是因為兒童家具存在“網絡款”。網絡款檔次低,質量差,價格就低下來了。
如今,許多人不愿意逛實體店,網上購物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隨著網上買來的東西質量越來越差,大家對網購也產生了深深的疑慮。
消費者都喜歡物美價廉的東西,現實中這樣的東西并不多。網購由于看不到實物,很多人就是沖著圖片和價格去購買,只要“照美價廉”,大家購買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商家深知各路“親”的喜好,為了讓自己的店鋪更有吸引力,他們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推廣和美工上。對于產品的本身的質量,商家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過且過,不會那么去深究。
不注重質量,只注重壓低價格和吸引眼球,這與電商的初衷是違背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初衷是借助互聯網技術,省去“二傳手”環節,除去中間商的差價,使更多的好產品,能夠以更為優惠的價格到消費者手中。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大家對電商有了新的看法:物,美不美不重要,照片可以搞定;價,一定要廉,這樣才能吸引到顧客。按照這種運行模式,久而久之,電商給消費者帶來的不是消費的快感,而是對電商的不信任。
整體而言,追求“物美價廉”是消費者的目標,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商家的目標。這兩者雖然有一定矛盾,但也是可以調和的。對消費者而言,要有更為客觀的心態,不要盲目追求價格低,當價格嚴重偏離的時候,不要盲目去“撿漏”,以為“天上掉餡餅”,其實那就是一個陷阱。對商家而言,想讓產品有更多的消費者青睞,現階段還需要靠科技創新、創意策劃去打開市場,一味地走拼價格的路線,只能把自己逼上絕路,既沒有掙到錢,也沒有存在感。
總而言之,“真不二價”“一分錢一分貨。”消費者要擺脫“網上的東西價格便宜”的固有思維,更多的關注產品的質量。“真金不怕火煉。”商家與其天天擔心被打“差評”,不如另起爐灶,擺脫現有的模式,在創新、創意、品牌等方面發力,打造出自己的“爆款”。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