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極端天氣與大氣急流變化有關 未來還會更頻繁的出現
英國牛津大學4月30日發布研究報告說,2018年夏季北半球多地出現的熱浪、干旱、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與環繞地球的大氣急流中出現持久的巨波相關,而這種剛被發現的變化未來還會更頻繁地出現。
牛津大學以及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學者領銜的團隊在《環境研究通訊》雜志上發表報告說,2018年6月和7月在北半球多地幾乎同時出現極端天氣事件,這些事件的地點和時間并非偶然,而是與急流中反復出現停滯的巨波直接相關。
急流是大氣環流中一個重要特征,主要指風速達到一定水平以上的狹窄強風帶,它對地球的天氣系統具有一定影響。這種強風帶會產生所謂的“羅斯比波”,這種巨波有時候停滯數周之久。急流出現這種狀態時,氣候狀況變得更持久,受影響地區天氣狀況更加極端:持續晴朗的天氣就會發展成熱浪,持續雨天會發展成災害性暴雨。
研究人員說,歐洲地區在2015年、2006年以及2003年出現的三次熱浪期間,急流也都出現了類似的變化。
報告作者之一、牛津大學學者斯科特·奧斯普里說,急流變化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發生,這讓北美、歐洲等地出現極端熱浪成為可能。
研究人員還表示,在1999年之前的20年中,北半球夏季急流中從未出現過持續兩周以上的巨波,而1999年以后連續出現了7次,預計急流的這種狀態在未來會更頻繁出現。因此在分析極端天氣事件的過程中有必要考慮到急流變化的影響因素,而發現這種變化有望改進未來對極端天氣事件的預警機制。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