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總增資規模近300億元 多因素推動信托公司增資
2021年伊始,信托公司增資仍在持續。1月13日,大業信托宣布成功完成9.5億元增資。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14.85億元,凈資產超過30億元。后續將繼續完成轉增注冊資本相關工作,屆時注冊資本將超過25億元,而增資后,大業信托資本實力、市場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回顧2020年,信托公司再掀增資潮,少數幾家公司還曾在2019年、2020年兩年連續進行增資。其中,建信信托單筆增資為去年最高,注冊資本由24.67億元升至105億元,成功躋身百億元俱樂部。五礦信托經過2020年增資,注冊資本增加到130.51億元,一躍成為行業第二。至此,資本金達到百億元及以上的信托公司達到9家。
業內人士認為,信托公司之所以增資,一方面,在外部經濟環境波動、信托行業發展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這可以算是通過最直接的方式夯實資本實力,提高風險抵御能力;另一方面,增資也可能與2020年5月出臺的《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資金信托辦法”)有關。
多因素推動信托公司增資
多方分析來看,信托公司去年下半年集中增資與資金信托辦法有一定的關聯。該辦法于2020年5月開始對外征求意見,其中涉及“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投資于同一融資人及其關聯方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合計金額不得超過信托公司凈資產的30%;以自有資金直接或者間接參與本公司管理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金額不得超過信托公司凈資產的50%”等嚴格規定,信托公司以其為參照,已經計劃進行相應調整,以達到監管的要求。除積極調整信托產品業務結構外,大力擴張資本規模、進行股權變更等也是可行的方式,這進一步激發了信托公司的增資熱情。
此外,信托公司的增資一直以來都與公司自身的業務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在監管部門密集出臺的信托相關政策影響之下,信托公司業務調整和轉型升級壓力增大,比如壓降融資類信托規模等。部分信托公司為符合監管要求,把握創新業務的機會,對于自身業務的調整速度也在加快,這就需要充足的資金作支撐。
盡管近兩年大部分信托公司頻繁增資的首要目的是滿足各項監管指標要求,但不少信托公司表示,增資也是公司長遠發展的必然需要,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正如建行在其增資公告中強調的,對建信信托實施增資,將有助于促進建信信托業務持續穩健發展,提高資本水平和市場地位,提升風險抵御能力,更好地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進一步增強服務集團戰略能力,積極為實體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從最近大業信托的增資來看,其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增資成功完成,體現了中國東方資產、廣州金控及廣東京信電力三家股東對大業信托一如既往的支持。未來,公司將把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能力培育為核心競爭力,致力成為經營穩健、聲譽良好、有特色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
去年10家公司共增資近300億元
《金融時報》記者根據銀保監會官網發布的公告統計,五礦信托、大業信托、華鑫信托等10家信托公司在2020年獲準變更注冊資本,總增資規模達292.48億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的增資額約為29.2億元。
在這10家信托公司中,注冊資本增加10億元以上的信托公司就有7家,分別是建信信托(80.33億元)、五礦信托(70.51億元)、江蘇信托(50億元)、華鑫信托(22.5億元)、光大興隴信托(20億元)、湖南財信信托(19.29億元)、國元信托(12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完成大規模增資的建信信托,在2019年就已增資9.4億元。2020年完成增資的光大興隴信托也曾于2019年增資30億元。
過去一年,監管對于信托公司凈資產等指標要求更加規范細致,信托公司緩釋信托項目風險、做大資本金的壓力與動力更強。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業務的落地,信托公司增資的趨勢或將延續。
同時,也需看到,不少信托公司在去年還進行了股權變更,引入了新的股東,期望以新的資源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鞏固差異化發展優勢,提升運營管理水平。
精耕細作沉淀專業能力
盡管增資擴股的根本目的或是信托公司解當下燃眉之急的權宜之計,或是其為了自身未來發展提前布局,以直截了當地提升資本實力,但從長遠發展來看,行業早已不走粗放型增長的老路,精耕細作的時代已經到來,僅僅比拼資本這一硬指標,不足以支撐信托公司乃至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業內普遍意識到,隨著資管新規以及資金信托辦法等新政策的陸續落地,行業進入深度轉型調整,信托公司在開展信托業務時,必須要回歸信托本源,將服務實體這一根本以及業務所承載的社會價值加以考量,并且著重對當前信托項目、信托資產的潛在風險予以重點防范與化解,加快“非標轉標”的步伐。
向哪個方向轉型,以何種方式轉型,怎么落實轉型,如何在深化轉型的同時實現效益、風險、增長之間的平衡,走出適合自己且具有特色優勢的發展道路,并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開個好頭,將成為眾多信托公司在2021年思考的重點問題。
作為監管重點整頓的融資類信托,2021年必然會迎來信托公司主動性收縮。考慮到社會價值的傳遞,未來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綠色信托、服務信托等信托類型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
展望未來,信托公司一方面將進一步探索“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的發展模式,借助高凈值客戶資源優勢,在幫助其完成財富管理與傳承的同時,與助農、扶貧、教育、文化、環保等公益事業相融合;另一方面,將加強對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提高信托服務質效,提升信托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可信度。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