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硬核”力量:科創基因再加權 易方達科創板50ETF9月22日發售一天
科創板即將迎來指數化投資的時代。
易方達科創板50ETF正式獲批(認購代碼:588083;交易代碼:588080),9月22日啟動發行。
這意味著,在科創板體量不斷擴大,市場機制日益成熟,企業成長價值逐漸顯現的背景下,通過公募基金這一普惠的金融工具,投資者將擁有“一鍵投資”科創板優秀公司的新選擇。
集結“硬核”力量
科創50ETF所跟蹤的科創50指數是科創板的利潤核心,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是科創板戰略定位的集中體現。
作為連接金融資本和科創要素的橋梁,科創板誕生于我國經濟加速實現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以其對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獨特包容性為那些科創含量足、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但無法登陸存量A股市場的科創企業打開了直接融資的大門。
而經過近一年多的快速發展,科創板源源不斷釋放著改革效應,有力地推動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現已經成為科創企業的“首選上市地”。
其“硬核”朋友圈越擴越大,集結的科創力量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符合國家戰略、自主創新含量高、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一支潛在主力軍。
上海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165家,總市值2.88萬億元,募資總額超2500億元。
而科創50指數的成份股,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反映了我國未來高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更呈現出極強的硬科技特色和充分的板塊代表性。
從去年年報來看,科創50指數成份股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13%,充分體現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特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也有望為公司的業績增長提供可持續的助推力量。
從盈利能力來看,2019年,該指數成份股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全部為正,其中凈利潤超過2億元的公司權重高達50%,整個指數以板塊中約三成的公司數量取得了近七成的利潤。
未來,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與規模增加,優秀的公司會得到更多的發展資金和更合理的估值評價,它們將進入到科創50的懷抱中,促進該指數投資價值進一步提升。
同時,該指數每季度會重新調整一次,定期新陳代謝,亦會讓科創50指數能夠始終保持對板塊優秀公司的代表性。
提供大眾投資渠道
科創板50 ETF,是繼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中證500ETF和創業板ETF之后,A股市場最重要的代表性指數ETF之一,其接軌科創板的制度安排,可以大大增強ETF的可交易性和流動性,更重要的是,它降低了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投資的門檻。
目前,上交所規定科創板開戶門檻為投資者證券交易必須要滿2年以上,且風險測評需要激進型以上,而且其證券賬戶或資金賬戶20個交易日以上日均資產不低于50萬元。
但投資ETF的門檻相對較低,認購期基金認購起點在1000元左右,ETF上市后,投資者以1手100元左右的價格就可以參與ETF買賣交易。
易方達科創板 50ETF擬任基金經理成曦表示,指數投資是參與科創板投資最簡單實用的方式之一??紤]到科創板個股波動大、業績不確定性強、研究難度高,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選用適合自身投資屬性的指數化投資工具進行配置,能夠較好地分散個股風險。
此外,從組合配置的角度來考慮,科創板的定位、行業分布特點相對比較鮮明,有利于和其他板塊的A股寬基指數形成補充,科創50指數以及科創板能夠從組合配置的角度實現一個多元化的配置和補充。
堅信科技的力量
易方達是科創板的“兄弟”板塊創業板的首只ETF開發者,2011年初在其市場容量初步成型、具備開發條件后便第一時間上報了我國首只創業板指數ETF,也是當時唯一一只上報的創業板ETF。近十年后的今天,隨著創業板成長為上市公司超800家、總市值超6萬億元的重要板塊,創業板ETF規模也穩步增長至近200億元。
前瞻性的產品開發主要是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要。在易方達看來,ETF能夠幫助投資者很方便地實現對指數成分股的一攬子買賣,不僅適合專業投資者的配置和交易需求,也是廣大普通投資者投資理財的便利選擇,因此多年來始終緊跟投資者需求的變化并積極提供解決方案,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科技及創新類產品開發及管理經驗。
比如,對于境內投資者關注度較高的騰訊、阿里等海外上市的互聯網龍頭企業,易方達專門定制了中國互聯網50指數、打造了易方達中概互聯50ETF,讓投資者能夠一攬子投資這批海外互聯網龍頭企業,深受投資者歡迎。其旗下中證科技50ETF、中證人工智能主題ETF等產品亦是投資者進行科技及創新類資產配置的便利工具。
易方達的科創基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寫在易方達的名字里,也寫在易方達的基因里。
在世紀初的互聯網浪潮中,阿里、騰訊等一大批互聯網公司紛紛涌現,信息技術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誕生于2001年的易方達基金敏銳看到了互聯網技術將帶給投資領域、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革,并前瞻性地做了布局。
易方達將自己的英文名命名為“E Fund”,其中“e”便是當時互聯網的標簽,并由此有了“易方達”的中文名稱。同年易方達推出了首批3只公募基金科翔、科匯、科訊,全部以“科”字頭冠名,也正是源于其對科技創新改變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的前瞻性判斷。
同時,易方達也是基金業中高度重視科技力量的領先應用者,多年來積極探索先進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致力于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管理效率,增進投資者的使用體驗。比如,針對指數產品管理,易方達早在2009年便自主開發了指數投資管理系統平臺,這一系統集成了持倉分析、指令管理、組合測試、實時風控等功能,覆蓋投研業務全流程,使得指數投研團隊能夠高效地完成高度精細化的大規模運作管理。
在這些背后,還有占易方達員工總人數近三分之一的IT人員,為指數產品安全運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基于此,易方達在持續開拓新產品、保持高效運作的同時,仍能有效地控制運作成本,為投資者提供高性價比的指數工具。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