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科技類ETF時隔5個月再加兩名新成員
近日,在停滯了近5個月后,終于再有科技類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獲批,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公開信息顯示,從年初開始,多家基金公司將科技類ETF作為新產品申報的重點。但是,在1月21日國泰中證新能源汽車ETF拿到批文后,一直未有同類產品獲批。直到6月19日證監會發布的公示信息顯示,華寶中證電子50ETF和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兩只基金在6月8日同時獲批。
有業內人士認為,公示日期比批復日期晚了11天,顯示監管層或有意在重啟科技類ETF審批時保持低調。
去年,科創板推出后表現不錯,帶動了創業板的復蘇。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良好表現,吸引資金流入科技類ETF。當時市場上布局較早的國泰半導體50ETF和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受到資金熱捧,上市后規模快速逼近百億。國泰半導體50ETF(現已更名為國泰半導體芯片ETF)成立于去年5月,其規模于今年2月突破100億元。華寶基金則是在科創板開市時快速推出科技ETF,去年7月22日成立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隨后規模快速增長,今年2月成為規模最大的科技類ETF。
此外,今年2月20日成立的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首募受到歡迎,成為首只發行規模超百億的行業ETF,科技類ETF的熱度可見一斑。
很快,多家大中型基金公司開始集中布局科技主題ETF,競爭從泛科技領域集中到5G、芯片、新能源車等細分板塊。但過于火爆的行情讓科技類ETF處于一種高風險境地,業內一度傳出科技ETF暫停審批的消息。不過,華泰柏瑞、招商和嘉實基金的中證物聯網ETF及工銀瑞信的科技龍頭ETF于4月23日成功提交了申報。
華寶中證電子50ETF、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在停滯審批5個月后拿到批文,或是由于在排隊候批的科技類ETF中,這兩只產品提交的時間最早:華寶于1月19日提交,易方達在1月20日提交。
相比其他行業主題ETF,科技類ETF是產生百億級別產品最多的一類。截至6月19日,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規模在2億元以上的科技類ETF有28只,其中華夏5GETF規模最大,達到了264.17億元,華夏芯片ETF規模為159億元、國泰芯片ETF為111.77億元。華夏新能源汽車ETF規模排第四,達101.87億元,華寶科技ETF排第五,規模為93.71億元。最初的國泰芯片ETF、華寶科技ETF已被后入場的同類ETF超越。隨著新產品入列,科技類ETF將進一步擴容,產品之間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此外,目前還有17只科技類ETF排隊候批,這些產品覆蓋電子、云計算、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熱門主題。17只ETF來自11家基金公司,分別為華寶、易方達、華夏、博時、嘉實、招商、華安、工銀瑞信、華泰柏瑞、南方和富國。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