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爆雷股”前躲得快 基金安了“避雷針”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業績披露季來臨,讓投資者防不勝防、不幸中招的種種“業績雷”終于無處躲藏。但從公募基金二季報和上市公司半年報的披露情況看,在這些上市公司“爆雷”之前,卻有不少基金已經提前撤離。嚴格的投研體系、全面的深度研究、及時的定向跟蹤,類似這樣的方法均是公募基金躲過“爆雷股”的不二法門。
基金提前撤離“爆雷股”
在公布了業績低于預期的半年報后,涪陵榨菜(002507)昨日以跌停開盤。繼東阿阿膠(000423)、大族激光(002008)等業績低于預期的公司之后,涪陵榨菜成為近期又一個爆雷白馬股。
除了業績低于預期的白馬股,近期諸如輔仁藥業(600781)、吉藥控股(300108)等多家受負面因素困擾的公司的股價也大幅下跌;加上前期深陷泥淖的ST康美(600518)、ST康得等公司,這些上市公司“埋的雷”讓投資者防不勝防。
從公募基金的持倉情況看,基金二季報和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上述“爆雷”的上市公司,在“爆雷”之前已經被基金大幅減持甚至清倉。以輔仁藥業為例,2018年底,公募基金合計持有該公司329萬股,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數量驟減至55萬股。
從基金持有總量情況看,以歐菲光(002456)為例,今年一季度末,有42只基金持有歐菲光8518萬股,到了二季度末,僅有3只基金持有676萬股歐菲光,且其中有兩只基金還是指數基金。昔日的基金熱門股ST康美和ST康得,在二季度末已幾乎從基金重倉股名單中消失。
多策并舉精準“排雷”
同普通投資者相比,公募基金“踩雷”概率相對較小。
公募基金一般都有非常完善的投研體系,并有非常嚴格的選股標準,只有符合其標準的股票才能進入公司股票池,部分公司還會在股票池基礎上建立核心股票池。深陷造假等負面新聞纏身的公司,很難進入基金公司股票池。
從投研實力看,公募基金尤其是管理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的投研實力較為強大。基金經理會要求賣方對上市公司進行高頻次的調研跟蹤,可以提前觀察到上市公司的經營變動情況,不少上市公司營收出現劇烈變動,基金經理往往提前幾個月就已經知曉。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盡管很多上市公司“爆雷”事件不可控,但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其實可以盡早發現一些潛在問題,因此機構投資者相對更有優勢。
滬上某績優投資人表示,認真研讀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就可以對“爆雷”股有所防范。以涪陵榨菜為例,根據此前披露的一季報就可以判斷出公司營收放緩、利潤增長不客觀等信號。
深圳地區某基金經理說,業績造假的公司其實也有跡可循。例如,通過測算上市公司現金流、公司接受調研的意愿情況、判斷公司商業模式是否符合常識等方法,可以甄別很大一部分涉嫌造假的公司。“以康得新為例,我們很早就認為該公司有很大問題,既然有問題就先從股票池里剔除,沒必要在有問題嫌疑的公司上糾纏,這樣就可以排除大部分問題公司。”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