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基金規模持續下滑 從240億降至80億
兩年半后,它的規模整整蒸發了66.66%。當然,這種被迫瘦身背后多少有著無奈和不甘。
已成立7年的德邦基金,有過春風得意的快速擴張期,但迷你基金清盤、規模持續縮水、高管變動頻繁,卻成為其近一段時間的“打榜”話題。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德邦基金日前發布高管變動公告稱,公司原督察長李定榮因公司安排轉任其他崗位,由總經理陳星德代任督察長一職。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該公司公募管理規模計80.5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為13.8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4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13日,德邦樂享生活A/C成立,募集金額為5.37億元。
毫無疑問,德邦基金旗下權益類產品規模并沒有因新基金的成立而增加,也可以說,若無新丁報到,那么其此類產品規模的萎縮將在10億元以上。對此,德邦基金對《投資時報》解釋稱,這是源于今年二季度市場風險偏好大幅下降。
規模持續下滑
帶著一家“10后”基金公司的標簽,德邦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一度躋身200億元梯隊——2015年末一度達到峰值242.22億元,隨后則在200億元附近波動,其2016年三季度末再次沖上241.5億元。而按照股市K線術語,這是一次典型的“頭肩頂”。至2019年一季度末規模僅剩80.5億元。
德邦基金方面表示,管理規模因市場變化上下浮動,非清盤所致,部分基金清盤有利于公司更好地聚焦優勢資源。
和很多中小基金公司類似,該基金旗下的權益類產品相對孱弱,目前規模占比尚不足兩成,新基金陸續成立亦未能改變這一狀況。
在今年一季度股市反彈的情況下,德邦基金旗下基金份額被贖回現象較為嚴重。基金季報顯示,該公司旗下2019年之前成立的25只基金(各份額分開計算)中有17只基金遭遇凈贖回,份額合計減少7.24億份。
具體來看,一季度德邦鑫星價值A、德邦民裕進取量化精選A縮水均超50%,德邦量化優選、德邦民裕進取量化精選C、德邦量化優選C份額縮水也超過40%。其中,德邦如意貨幣減少7.88億份,是該公司份額縮水最嚴重的基金。
在經歷過2015年股市調整后,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試圖通過委外資基金提振規模,不過隨著“資管新規”等政策的出臺,機構資金輾轉騰挪,“打回原形”不在少數。
天天基金網顯示,一季度末,該公司25只基金中有20只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合計超過20%。在2018年底時,一些產品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甚至超過99%,例如德邦鑫星價值A、德邦銳乾A、德邦新添利A等。
權益投資業績分化
與規模占比超過八成的固收類產品相比,德邦基金旗下的權益類產品整體遜色,業績分化較為明顯。
目前該公司共有10只權益類基金(份額合并計算),且均為主動投資型產品。總體來看,今年以來上述業績多位于同類產品中游水平。
其中德邦福鑫A/C表現不佳,截至6月21日,今年以來回報率分別為0.96%、0.95%,同類排名1762/1867、1756/1867;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同類排名均位于后1/4;成立以來回報率分別為-4.29%、-7.1%。
從季報來看,該基金今年一季度末股票持倉比例顯示為0,這也導致其錯失股市“小陽春”行情。
而在2018年四個季度,該基金股票持倉比例分別為20.08%、41.18%、39.39%、84.08%。當年德邦福鑫A/C的回報率分別為-18.17%、-18.54%,同類排名分別為946/1547、971/1547。
對于今年一季度該基金空倉運作的原因,德邦基金方面僅對《投資時報》給出“策略調整”四個字的解釋。
《投資時報》研究員還注意到,王本昌作為德邦基金旗下基金經理中任職期限最長的人,單獨管理著三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分別是德邦量化新銳A/C、德邦民裕進取量化精選A/C、德邦量化優選A/C。
其中德邦量化新銳A/C成立以來回報率分別為-8.45%、-8.79%。該基金成立于2018年4月,此后基金倉位水平較高,二季度末至今年一季度末分別為93.43%、93.16%、93.19%、92.40%。由于2018年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德邦量化新銳A/C分別下跌25.63%和25.79%。雖然今年以來該基金凈值分別上漲23.1%、22.91%,同類排名為186/350、190/350,但受2018年業績拖累,總回報依然虧損。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