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ETF管理費率降至行業最低 價格戰再掀波瀾
業內人士表示,低費率ETF短期內難以撼動市場格局,長期競爭力要看跟蹤指數的能力,跟蹤偏離度低且費率低或將影響投資者的選擇;易方達的低費率ETF引發市場的鲇魚效應,長遠有可能引發ETF巨頭降費率。
11只ETF管理費率
降至行業最低
距4月20日公告下調中證500ETF、MSCI中國A股ETF的費率不到兩個月,易方達基金再次推出低費率的ETF。易方達基金昨日公告,旗下上證50ETF自6月10日至9月9日發售,其管理費率為0.15%,托管費為0.05%,合計0.2%的基本費率遠低于同類產品。
不僅管理費率與托管費率低于同行,易方達上證50ETF的認購費率也較同類產品更低,主流的認購費率按三檔劃分,50萬份以內、50萬至100萬份的認購費率分別為1%、0.5%,認購100萬份以上按筆收費,每筆1000元;而易方達上證50ETF認購份額不超50萬份的認購費率為0.08%,50萬份以上至100萬份的認購費率為0.05%,認購超100萬份的認購費用僅為500元一筆。
從平安基金今年2月公告發行低費率的創業板ETF算起,今年以來,先后有5只ETF以低費率首發,分別為平安創業板ETF、平安中證人工智能ETF、匯添富中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ETF、博時中證500ETF、易方達上證50ETF。此外,管理費率低至0.15%的存量ETF還有6只,包括易方達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易方達中證5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及3只央企結構調整ETF。
上述11只ETF的管理費率與托管費率已降至行業最低。
低費率策略
長期或將影響市場格局
公開資料顯示,易方達基金早在4年前率先下調ETF費率。2015年1月底,易方達基金把易方達滬深300ETF的費率降至行業最低。北京一家公募的ETF基金經理表示,寬基ETF一直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易方達基金此次直接降低上證50ETF的費率,不排除相關公司未來有跟進的可能性。
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士表示,易方達基金旗下低費率的產品越來越多,針對性地選擇部分產品打價格戰,不失為一種競爭策略。不過,相比波動帶來的收益,費率價格差對投資人的吸引力不大。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總經理劉亦千表示,ETF是講究規模效應的產品,規模越大,跟蹤指數能力越強,流動性越強,存量產品特別是華夏上證50ETF的先發優勢難以撼動。從長期來看,低費率有可能提升ETF的市場競爭力。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易方達上證50ETF低費率策略直接劍指行業龍頭的華夏上證50ETF,意味著ETF業務在業內能排到前五的易方達基金要與ETF巨頭華夏基金直面競爭搶占上證50ETF的市場份額。
截至目前,共有6只上證50ETF,分別為華夏上證50ETF、工銀上證50ETF、博時上證50ETF、建信上證50ETF、申萬菱信上證50ETF、萬家上證50ETF,規模超百億的有華夏上證50ETF、工銀上證50ETF;以6月3日的場內流通份額核算,華夏上證50ETF的規模仍穩居第一。
劉亦千認為,ETF的投資者主要為機構投資者和私人投顧,私人投顧代表了個人投資者,但是以機構方式參與,機構投資者相對關注費率問題。但是,先發優勢不是想搶就能搶的,如果兩家公司的上證50ETF費率保持不變的話,長期來看,低費率的易方達上證50ETF具有一定的市場優勢,如果影響到華夏上證50ETF的市場份額,華夏基金在費率方面或許也會有所動作。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