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蹺板效應顯現:前5月債基業績出爐 首尾分化顯差距
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剔除由于巨額贖回產生的費用導致凈值大幅提升的債券基金,今年以來債券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為2.08%。值得注意的是,債券基金的業績出現較大分化。
具體來看,有48只債券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年內凈值漲幅超過10%,其中多只是可轉債基金。不過,由于二季度以來股市震蕩回調,轉債指數也隨之持續下跌,多只可轉債甚至在上市首日破發,導致部分可轉債基金在5月回吐了一些收益。
以博時轉債增強債券A為例,該基金年內漲幅超過18%,業績位居債券基金榜首,但是5月表現不佳。截至5月29日,其5月收益率為負1.97%。
此外,年初以來,有近100只債券基金收益告負,32只債基的虧損超過2%,部分債基甚至虧損超過5%。
滬上一位基金研究員表示,今年一季度股票市場表現較好,受股債蹺蹺板效應影響,可以配置可轉債或者股票的債券基金的收益往往要高一些。
滬上一位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師表示,部分收益較高的債基“成”于可轉債,另一部分卻也“敗”在可轉債。由于一些債基在股市較熱的時候投資可轉債,在后面股市調整時遭遇較大回撤。至于那些虧損較多的債基,則多數是“踩雷”了違約債券。
5月以來,與債市相關的指標多為利好,但是債市表現不盡如人意。在國泰君安固收團隊看來,債市的利好效應鈍化,反映了中期維度的利空暫時無法證偽,而短期利好已經兌現,投資者應該提防下一階段的利空風險。他們認為,在整體區間震蕩的格局下,若長端利率超預期上行,利率波段的空間會相應增大。
華富基金固定收益部表示,在利好因素頻發的情況下,債市行情偏弱暗示短期市場進一步大漲的可能性下降,利率債短期仍無法擺脫震蕩格局。
對于信用債的投資機會,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發生的信用風險事件,短期內將對債券市場形成利空,從中長期來看,信用債市場將進一步分化。
華富基金固定收益部認為,今年以來寬信用效果正逐步體現,但目前仍有部分個體出現“爆雷”事件,因此,信用風險需要提防,信用債配置仍應以高等級為主。由于中高評級中長久期品種的利差目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可適當增加配置。
紅土創新基金指出,未來高等級債券品種的稀缺性將上升,市場分化將明顯加劇。諾德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監景輝同樣認可上述觀點,他強調,可以在高等級信用債及城投債中挖掘機會。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