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熱情不降反升 醫藥、消費及科技最受關注
A股的大幅震蕩并未減弱機構的調研熱情。統計顯示,4月22日以來,盡管上證綜指累計跌幅超10%,但機構調研上市公司數量在過去1個多月中達到了613家,環比增長接近翻番。受機構追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醫藥、消費三大板塊。記者了解到,伴隨股市走弱,機構對防御性及高成長品種的關注度正在提升。
醫藥、消費及科技最受關注
昨日,上證綜指報收2909點,4月22日調整以來累計跌幅約11%。不過,上證報記者統計發現,在此期間機構調研的熱情不降反升。
統計顯示,4月22日至5月28日期間,各類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家數總計達到613家,而3月15日至4月21日期間,這一數量僅為322家。這意味著,在股市下跌時期,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環比接近翻番。
值得注意的是,最受機構追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醫藥、消費三大板塊。統計數據顯示,在4月22日至5月28日期間,接待調研機構家數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依次是邁瑞醫療(300760)、立訊精密(002475)、海康威視(002415)、廣聯達(002410)、尚品宅配(300616)、兆易創新(603986)、南極電商(002127)、森馬服飾(002563)、分眾傳媒(002027)、華東醫藥(000963)。
在眾多調研機構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公募及私募基金。記者注意到,最受追捧的邁瑞醫療的調研名單中就包括高毅資產、景林資產、興全基金、匯添富基金等著名機構。此外,立訊精密、海康威視等多家公司同樣受到了眾多機構的追捧。
積極看多防御性及高成長品種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伴隨著市場走弱,不少機構不僅不悲觀,相反認為股市回調正是長線投資者入場的好時機。同時,他們積極看多防御性及高成長品種。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表示,近期市場受外圍不確定因素的擾動,出現快速下跌,短線已經形成超賣。從長期角度來看,在市場情緒過度低迷的時候,往往是長線投資者入場的較好時機。
“‘A股整體估值足夠便宜’是我們建議投資者參與下一輪反彈的主要考慮因素。從布局的時間窗口來看,偏向于6月底7月初,屆時不確定性事件有望緩解。”國金證券認為。
在具體方向上,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關注的是內需消費和大健康板塊。該公司認為,這兩大板塊都是今年以來經濟政策調整的主要方向,未來預期向好。
海富通基金經理李志表示,站在當下時點,可關注兩大方面:一是受益于通脹上行的消費品,如食品飲料、家電等;二是優質成長股,預計未來核心科技行業將受到更多政策支持,并實現技術升級。
華南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預計未來比較多的機會將集中在大消費和科技板塊上。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