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資金大比例買入 定增基金投資價值或再現 “雙折價”引來險資青睞
兩年前一紙減持新規,定增項目減少,公募定增基金受到沖擊,業務大幅萎縮。今年以來股市轉好,加上再融資政策松綁預期,保險等機構資金開始大比例買入定增基金,在“雙折價”安全墊保護機制下,定增基金投資機會再現。
“雙折價”引來險資青睞
近期,關于再融資政策松綁的傳聞增多,北京一位權益投資經理表示,在宏觀經濟發展壓力下,監管部門有可能會放寬再融資政策。“今年我們的定增基金表現相對滬深300有明顯的超額收益。買入定增資產有折價保護,上市公司也借道再融資資金實現盈利和業績復蘇,定增對投資端和融資端都是有價值的資產。”
據記者了解,近期保險資金也在近期大比例買入定增基金。北京一家中型公募績優定增基金經理透露,定增基金是打折買入的定增項目,二級市場定增基金也出現折價狀態,‘雙折價’安全墊的保護對機構來說很有吸引力,不少低風險機構客戶青睞此類資產。”
上述北京權益投資經理認為,隨著定增基金到期日的臨近,二級市場的折價會不斷收窄并回歸凈值,“雙折價”保護可以擴大投資的盈利空間,這類產品還是有比較大的投資價值。
定增基金規模萎縮40%
據記者了解,減持新規發布近兩年,多家公募定增業務大幅萎縮,融資難度增加,定增市場愈發冷清。
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公司此前在專戶定增領域有一定的優勢,減持新規后,很多定增專戶到期,新增項目乏力,他們專戶規模從400億元萎縮近半,而萎縮最為嚴重的正是他們最擅長的定增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43只定增主題基金(份額合并計算)合計管理規模329.54億元,與2017年半年報減持新規前后338.18億元規模相差不大,但單只基金平均規模已從當時的11.27億元降至6.46億元。對比減持新規之前,28只定增基金規模平均萎縮45.83%。
另外,上市公司定增項目減少,也讓定增基金“斷了炊”。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績優定增基金經理稱,定增項目規模不斷萎縮,質地好的定增項目更是越來越難找。除了封閉期限較長的定增基金仍保持較好的投資運作外,短期限的定增基金在項目篩選上相當困難。
按照基金合同,定增基金要求定增類資產占比在八成以上。據上述定增基金經理介紹,定增資產包含以定增方式參與的資產及解禁后尚未變現的資產,目前他們的產品還可以達到比例標準,不過產品流動性不佳。
按照新規后的減持節奏,新拿到的定增項目12個月內不得減持,解禁后12個月內在二級市場減持不得超過定增股本的50%。大宗交易方面,3個月內不得減持超過總股本的2%,受讓方6個月內不得轉讓。
上述定增基金經理認為,有變現需求的定增基金可以通過大宗交易折價減持,因為多數定增項目不會占據2%的總股本。如果不選擇大宗交易方式,還可以在第二年減持剩余的50%,對流動性的沖擊有限。“存量定增基金不少都實施了轉型或清盤,部分未到期的專戶還在運行,但從政策預期看,公募定增業務最黑暗的時期可能就要結束了。”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