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前景光明
2018年QDII額度重啟審批之后,QDII基金迎來了新一輪發展。一年來,雖然QDII基金額度明顯提升,但在整個基金市場中依然處于“小眾”地位,海外投資規模小、對海外投資了解不足等因素依然困擾著QDII的發展。不過,雖然面臨諸多困難,業內人士對QDII基金前景充滿信心,當前海外資產配置比例過低,QDII發展空間相當大。
面對QDII基金當前的“小眾”地位,多位業內人士分析,QDII基金發展中存在多種問題。
國泰基金向記者表示,QDII從來就不是大眾市場容易接受的投資品種,這跟大家的投資需求、對投資標的的認知、風險偏好水平等都有關系??傮w而言,制約QDII基金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點,一是國內投資者對海外市場不夠了解;二是QDII額度緊張,限制了規模發展;三是QDII產品表現參差不齊,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體驗。
中融基金基金經理付世偉認為,中國跨境投資仍然處在初級階段,QDII額度使用的便捷性有待提高。而且,QDII投資成本較高,托管、交易、法務等費用都是國內基金的好幾倍。加之投資人才有限,都制約了QDII的發展。
“QDII發展中存在政策和人才兩大問題。”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國際投資部人士分析,機構資產與個人資產的海外資產配置比例都偏低,這與此前政策擔憂資本外流相關,導致國內資產的海外配置顯著低于正常需求水平。“其實,海外資產配置有利于個人資產風險的分散,尤其有利于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有助于降低個人財富風險。”他表示,人才也是制約QDII發展的一大癥結。“大家總覺得海外資產還是外國人配置更好,國內的人更適合做國內的市場。其實國內也可以有海外投資人才,但這需要培養,而較長的培養過程需要成本也需要信任。”
招商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海峰向記者表示,QDII基金規模不大在市場占比不高,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了解程度不深,這些都影響了投資者對QDII基金的關注,一般在人民幣貶值期間才能蹭到市場的熱點。
與首批QDII面世時不同,當前國內資管業競爭已大幅升級。海外資管機構爭相進入國內市場,公募QDII業務正受到各方競爭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局面,業內人士表示,QDII面臨更為復雜的競爭環境,但是在海外資產配置需求不斷提升的市場大環境下,未來QDII發展大有空間。
上述北京公募國際投資部人士表示,根據他們的內部數據研究,目前國內配置在海外的資產比例占家庭總收入的比例為1%,而對比發達國家,配置海外資產比例10%。如果與這個標準看齊,我國未來的海外投資還有10倍的增長空間。
付世偉認為,海外機構在境外的投資經驗更豐富,人才知識儲備更好,但他們缺乏對國內制度和投資環境的理解,與國內本土企業相比各有優勢。“在國內投資全球配置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QDII基金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白海峰表示,目前海外資管機構進入國內市場主要目的是參與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產品方向主要集中在國內市場,能否適應中國市場、獲得渠道及投資者認可均需要時間驗證。目前資本項下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QDII額度整體依然較為緊俏,海外資管機構的進入對公募QDII業務的影響不大。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及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的增加,居民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一定會釋放,QDII基金一定會得到市場的重視。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