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公司“嘗鮮”低波動策略ETF 更適合機構的FOF管理
已成立的低波動指數年內收益及最大回撤 數據來源:Wind 方麗/制表
去年下半年至今,名字中帶有“低波”的基金越來越多。中國基金報記者發現,光指數型,目前就有13只名字就有“低波動”字眼的產品,還有一些主動型產品會采取低波動策略選股。低波選股策略怎么運作?比起普通基金又有什么優勢?
13只低波動基金各有特色
Wind數據顯示,目前名為“低波動”的基金有13只(有1只尚未成立),均為指數型產品。它們可分兩類,一類是在中證500、滬深300等主流指數中篩選波動率低的個股來構建組合,比如說景順長城中證500行業中性低波動、華安中證500行業中性低波動ETF及其聯接、華安滬深300行業中證低波動ETF、平安MSCI中國A股低波動ETF等;另一類是定制波動率低、分紅率高的指數,再創設指數基金,如上投摩根港股低波紅利、華泰紫金紅利低波動、創金合信紅利低波動、恒生前海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興業上證紅利低波動ETF、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等。
為什么基金公司不約而同重視“低波動”因子,主要是在各種已經被證明能夠長期在各個市場帶來風險調整回報的因子中,低波動策略就是其中之一,通過選擇波動率較低的成份股能減小組合的波動,具有較強的防御能力,配合捕捉高紅利股票收益溢價的紅利因子,歷史表現相當不錯。
數據顯示,這些“低波動”的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達到11.01%,表現較好的有景順長城中證500行業中性低波動、華安中證500行業中性低波動ETF等。12只低波動基金同期最大回撤平均為-10.62%,相比而言,全部指數型產品今年最大回撤平均值為-13.54%。以中證500為例,今年中證500指數基金收益一般在20%,但是今年最大回撤一般都在14%~15%,顯然中證500中性低波動指數更為抗跌。
更適合機構的FOF管理
究竟低波動基金該怎么選?首先要搞清楚低波基金的特點。
格上財富專戶資管部研究員張婷表示,在傳統觀念里,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然而低波動的策略能夠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收益。
張婷進一步表示,低波動策略基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低波動策略基金相對指數能夠獲得一定超額收益,并且可以提高組合夏普比例;第二,低波動策略基金多數是指數型基金,持股較為分散,可以降低持有權益資產的非系統性風險;第三,凈值波動相對更穩定,相比市場加權指數,具備一定的防御性。“這類基金也屬于權益類資產,投資者可以作為權益類資產配置的一部分,能夠實現降低同類資產風險的目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一些波動小,超額收益較為穩定的低波動基金進行配置。”
從目前看,低波動基金受機構關注更多。盈米基金FOF研究院院長施靜介紹,低波策略往往針對全部樣本空間的股票,以個股權重要求為限制條件,通過Barra優化器和相關Barra股票模型來構建最優投資組合,實現組合整體波動率最小化。Barra優化器可以在約束條件下基于估計的股票協方差矩陣確定最優解,即具有最低總風險的投資組合。
“低波是一種因子,這類基金是另一種維度的風格劃分,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不太直觀,不像平時所說的行業指數、寬基指數這類更容易理解。投資邏輯需要對未來市場因子風格暴露有預期,這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說也較難判斷。”施靜表示,低波策略基金是FOF投資很好的品種。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雷昕直言,這類產品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目前來看更多還是以作為機構資金配置工具為主,雖然當前機構資金在這類工具上的配置比例還很低。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相較于低波動,高分紅(高股息率)的策略可接受度更高。
低波動不等于低風險
布局這類基金也要應該注意風險。據張婷表示,布局這類基金必須認識到,低波動基金只是說相比市值加權的指數風險略小,波動略小,能降低權益類資產的波動,但是系統性風險仍然存在,遇到熊市時,回撤仍然會較大,如果投資者想降低系統性風險以及組合資產的風險,則需要在不同的資產之間進行配置,從而實現更低的風險以及更優的風險收益比。
雷昕介紹,從單因子回溯的情況來看,低波動因子有一定的超額收益表現,這與資本市場過去很多時候靠資金推動的邏輯相關。同時低波動 Smart Beta產品在市場震蕩和回調過程中呈現出了與市場相關度較低的特征,反映在凈值上很容易呈現出抗跌的走勢。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