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巴南區:農旅融合“融出”秀美鄉村 農旅融合發展
連日來,重慶市巴南區的鄉村旅游景點陸續舉辦節會活動,迎來眾多游客。每一個景點,都體現出村容村貌的巨大變化;每一個景點,都映射著農旅融合發展的成果。
巴南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巴南區農村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90%左右,是重慶主城最大的田園,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巴南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充分挖掘農業產業和生態資源潛力,依托環云篆山、天坪山、五彩豐盛3個100平方公里區域示范建設,不斷做強農業產業,農村環境更美了,游客來得更多了,農民的生活更富有了。
巴南區豐盛鎮油房村位于五彩豐盛示范建設區域內,曾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的村子。多年來,由于地理環境原因,村里大多數村民依靠傳統種植過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幾年前,村里引進了“彩色森林”——一個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最初,村民們對這個項目沒有抱太大希望。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年,彩色森林景區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旅游勝地。景區不僅有秀麗的景色、優美的環境,還有野炊、采摘、農家樂等項目,很受游客歡迎。2018年,彩色森林景區接待游客40余萬人次。
鄉村旅游飛速發展,最大的受益者是當地村民。彩色森林景區帶動了從沿江高速豐盛下道口至豐盛古鎮沿途15公里的100余家農家樂、家庭農場以及蔬菜基地、葡萄園、垂釣園的發展,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上萬元。
近年來,巴南區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成了茶葉、水果、蔬菜、糧油4大支柱產業,并進行農旅融合,培育出“五彩豐盛”等10個農旅項目、70余家鄉村旅游企業。
潘仁勝是巴南二圣鎮天坪山村村民,以前在外地做生意。2013年,看到節假日有很多人上山來游玩,他率先在當地建起了農家樂,大受游客歡迎。尤其到了采摘時節,游客既可以采摘梨子,還可以品嘗地道的農家菜,累了有客房休息,離開時還能帶上一些土特產。
村民們抓住休閑旅游業發展契機,搞起了多種產業,拓寬了增收路。潘仁勝的農家樂節假日最多一天接待游客100多位,加上種梨子,年收入超過20萬元。
巴南區還將休閑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生態養生養老養心產業融合,以觀光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營銷為手段,以擴大消費助農增收為目標,基本形成了都市休閑觀光農業的聚集區。去年全區共接待游客300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多億元。
巴南區整合各類資金3億多元,幫助完善了項目周邊道路、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并進行了周邊農戶房屋改建等環境整治。
如今,走在巴南二圣集體村的鄉村道路上,每隔不遠處就有一個垃圾回收箱。村委會負責人說,村里通過開展清潔生產、廢棄物回收利用、垃圾分類處理等技術培訓和環保宣傳,使村民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增強,農村面貌也煥然一新。
巴南區把環境綜合整治示范點建設與產業發展示范項目、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等結合起來,在美化村莊的同時,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鄉村旅游日漸紅火。目前,巴南區已創建綠化示范村莊13個,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6%以上,農村環境更美更宜居。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