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公司曬出一季報成績單:51只雙增長白馬股 主要扎堆在醫藥生物、計算機等四個行業
在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19年年報的之際,2020年一季報業績也陸續亮相。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一季度業績披露的展開,市場將關注一季報業績確定性較高的成長股,或可帶來較好收益。
《證券日報》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截至4月19日,滬深兩市共有1401家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年報,同時,還有12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業績。
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大部分公司業績下滑,但是統計發現,仍然有68家公司2020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54.4%。其中,有51家公司實現了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凈利潤同比雙增長。值得關注的是,開爾新材、輝煌科技、普利特、金山股份和拓維信息等5家公司均實現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凈利潤同比雙翻番。
從行業來看,上述51只雙增長股主要扎堆在醫藥生物(9只)、化工(6只)、計算機(5只)和電子(5只)等四大行業。由此計算,以科技股為主導的計算機和電子行業,雙增長股合計達10只,可見,醫藥股和科技股依然是成長股集中地。
安信證券認為,應客觀看待疫情影響,“危”與“機”并存。從已公布的一季報業績預告來看,在直接受益于疫情的科技成長領域中,醫藥領域較為明顯,云經濟也有所體現。
眾所周知,業績是上市公司的“試金石”,股價最終由公司業績優劣來左右。統計發現,4月份以來,隨著市場的震蕩反彈,上證指數月內累計漲幅為3.21%。在上述51只雙增長股中,有34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占比66.67%。其中,金山股份以累計54.97%的月漲幅位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健帆生物、華正新材、博瑞醫藥(維權)、華北制藥等4只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均超19%。
業績預增股在表現出色的同時,更是受到機構資金的追捧,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一季度業績并不能代表全年業績走勢,但良好的“成績”往往體現出業績的延續性或存在拐點的可能。一季度業績增長股由于其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已排除業績地雷的天然安全性,再加上資金的關注,股價表現堅挺自然在情理之中。
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的社保基金持倉一直以來備受各方關注。2020年一季報顯示,在上述51家雙增長公司中,包括廈門象嶼、海格通信、中科創達、圣農發展等在內的2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均有社保基金現身,占比超四成。
對于后期的業績變化,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金麒麟分析師)認為,一季度國內經濟活動停滯將導致A股業績增速大幅下行;二季度逆周期政策開始發力,但外需斷崖式下行對出口造成拖累,由于內需仍是主導,總體上二季度A股業績增速將好于一季度;三季度海外疫情可能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全球性的刺激政策共振下,外需也開始逐步恢復,A股業績增速進一步回升。
投資策略上,天風證券認為,A股市場二季度整體區間震蕩,可持續的反彈需要國內政策和海外疫情不確定性的落地。維持市場底部的判斷,但對反彈的空間相對謹慎,屬于脈沖式超跌反彈,不大會是創新高的反轉,二季度整體是震蕩格局。后市可關注外資回流下超跌白馬股以及逆周期政策發力的新老基建。
表:社保基金一季度持有的21只雙增長股情況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