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85%財險和71%壽險份額在前十大險企手中 保險市場業績分化趨勢仍在繼續
昨日,麥肯錫公司發布的《紓困突圍——中國中小保險企業破局之道》報告指出,在中國市場,市場份額都高度集中,85%的財險市場和71%的壽險市場牢牢掌握在前十大保險公司手中,但中小保險公司依然有路徑實現破局發展,實現“小而美”的目標。
麥肯錫將保費收入市場份額小于5%的保險公司定義為中小保險公司。目前,財險市場除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和國壽財險4家險企外均為中小險企;壽險市場除國壽股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華夏人壽、新華保險、太平人壽以及泰康人壽7家險企外均為中小險企。
從保費規模來看,小型財險和壽險公司(市場份額<1%)近些年來均未能有效搶占市場,保費收入增長乏力。小型財險公司保費占比僅從2012年的12.7%升至2017年的13.6%;凈利潤更是不容樂觀,中小財險公司2016年-2017年跌入虧損泥沼;中小壽險公司在2014年-2015年資本市場階段性繁榮的背景下,雖然通過發行儲蓄型產品和較高的投資收益率短期扭轉了虧損局面,但隨著資本市場的降溫和監管升級,他們所受的沖擊也很大,凈利潤占比從2015年8.7%的高點降至2017年的6.3%。
麥肯錫指出,目前,保險市場的業績分化趨勢仍在延續。以財險行業為例,2017年前三大財產保險公司的合計盈利約占行業總盈利的80%,中小保險公司成本結構不具備優勢、綜合成本率較高。2017年大型保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平均值為97%,中型保險公司則為102%,而小型保險公司的賠付率和費用率“雙高”顯著,綜合成本率平均值高達109%,業績堪憂。而為了扭虧為盈,不少公司采取了偏激進的投資資產配置模式,期望通過投資利潤率撬動盈利,未來所面臨的投資風險和可持續性挑戰不容忽視。
當前中國中小保險公司的生存環境和未來期望如何?調研結果顯示,行業對于中小保險公司的未來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他們認為挑戰最多的地方是中小保險公司的戰略定位、產品和客戶的差異化經營,以及公司治理和基礎投入。財險從業者對該市場未來大多持“強者恒強”的觀點,普遍認為戰略定位、客戶資源和基礎投入是挑戰也是發展方向;壽險業從業者對行業發展前景看法相對積極,更加關注戰略定位、產品和渠道創新以及公司治理穩定等問題。
不過,保險市場集中度高并非中國獨有現象,從全球來看,保險市場普遍集中,但“小而美”并非不可實現。麥肯錫指出,中小保險公司要實現破局可從八方面著手:一是明確客戶戰略。重視客戶經營,加強品牌建設,尋找差異化價值主張;二是重視人才戰略。識別核心人才,建立黃金三角,在“選、用、育、留、酬”上下足功夫;三是制定創新戰略。尋求外部合作,合縱連橫擁抱生態圈;內部自建機制,打造自主數字創新能力;四是確定渠道策略。圍繞目標市場洞察客戶偏好,評估投入產出,提升渠道黏性;五是完善產品策略。圍繞客戶需求回歸保險本源,配置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實現價值突破;六是完善運營策略。以科技手段提升運營效率,提高反應速度,降低運營成本,從容輕裝上陣;七是組織變革策略。打破傳統邊界,建立敏捷組織,靈活適應變化,小步快跑,敢于試錯,最終推動組織變革;八是技術保障策略。夯實數據基礎,構建雙速IT架構,關注新興技術,打造數字能力。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