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特鋼重組牽出中糧信托 涉案金額達23.42億元未決訴訟
時隔半月,中原特鋼于上周披露了關于證監會行政許可反饋意見的回復,對監管部門提出的22條反饋意見進行詳細回復。
其中,由于信托行業近期新增多份監管政策,信托公司經營發展環境變化較大,監管部門對擬整體置入中原特鋼中的中糧信托予以高度關注。而從中原特鋼的回復中,也可一窺中糧信托這家年輕的信托公司,今年到底“過得怎么樣”。
12起重大未決訴訟 涉案金額超23億元
在此次中原特鋼回復的22條反饋意見中,無疑第2條關于“重大未決訴訟”的回復最引人注目。
此前,監管部門提出問題稱,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糧資本及其控股子公司共有金額1000萬元以上重大未決訴訟、仲裁案件20宗,要求中原特鋼補充披露相應訴訟、仲裁事項的最新進展及應對措施、資產減值損失、預計負債計提等情況。
而根據此次中原特鋼的回復來看,在20起重大未決訴訟中,中糧信托共有12起,數量占比過半。其中,中糧信托作為被告的訴訟僅有1起,涉及金額1.18億元;作為原告的訴訟則有11起,合計涉案金額為22.24億元。
在中原特鋼的回復中顯示,中糧信托作為原告的11起重大未決訴訟中,中糧信托不承擔訴訟風險,故不涉及計提訴訟相關預計負債或資產減值準備,本次評估中也未考慮該等訴訟事項對估值的影響。
此外,其在回復中表示,該11起作為原告的訴訟系中糧信托為了充分履行其管理職責及維護委托人利益而提起的訴訟。中糧信托已聘請律師依法積極應訴,但因未最終判決,因此均存在獲得法院(仲裁庭)勝訴判決(裁決)后無法獲得全額執行的風險。同時,中糧信托將履行臨時信息披露義務,將信托財產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及時向信托受益人披露,及時回復投資者的問題,盡力做好投資者安撫工作。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上述11起訴訟發現,被中糧信托列為被告(被申請人)的公司,基本為近年來頻繁傳出違約消息的公司及關聯方,如上海華信、中青旅實業、龍力生物、凱迪生態、東方金鈺、中科建設等。其中,與北京黃金、中青旅實業的未決訴訟共有5起,涉及金額為6.32億元;與中科建飛、中科建設的未決訴訟共有2起,涉及金額4.38億元。此外,其與凱迪生態、陽光凱迪之間的1起未決訴訟涉及金額為5億元。
此外,在中糧信托作為被告的1起未決訴訟中,原告方為北京信誠達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雙方因信托合同糾紛對簿公堂,一審法院判決合同終止履行,中糧信托賠償經濟損失4萬元并原狀分配涉案信托財產,承擔案件受理費3.2萬元。后原告訴至北京市高院,目前正在二審審理中。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該起未決訴訟涉及信托計劃為“中糧信托·中瑞股權投資單一資金信托”,且已在中糧信托2017年年報中詳細披露。截至目前,根據案件情況,中糧信托預計二審很可能維持一審判決結果,因此,中糧信托于報告期后就該項訴訟計提了7.2萬元預計負債。
已按監管政策整改自查 積極轉型加強主動管理
除未決訴訟外,監管部門對于信托行業發展及給中糧信托帶來的影響也較為重視,要求中原特鋼補充披露“55號文”和《資管新規》等監管措施對中糧信托報告內項目續期、實際兌付產生的具體影響。
對此,中糧信托托以2018年8月31日為基準,對所有存續信托項目進行自查,并對存量項目建立過渡期整改項目臺賬,并按月上報整改落實進展情況。其中,涉及需提前結束信托產品的問題包括多層嵌套、期限錯配、通道業務未投向實體經濟、投資人不符合合格投資者要求四類,將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整改。
回復中稱,《資管新規》出臺后,中糧信托已在按監管要求積極采取措施開展規范工作,且考慮到距離過渡期滿尚有一定時間供中糧信托及信托產品相關方調整業務,盡可能降低對各方影響。而且,中糧信托已在采取措施調整業務結構、擴大主動管理信托業務規模,未來上述產品貢獻的營業收入占比將進一步降低,因此,對中糧信托未來收入和凈利潤的影響較小。
而在調整業務結構、擴大主動管理信托業務方面,中糧信托表示,已明確擬打造的核心競爭力目標,正在積極進行轉型:順應國家戰略,結合中糧集團產業,打造產業金融服務能力、消費金融服務能力和財富專業化管理能力,成為主動管理能力一流、具有產業金融特色的信托公司。
此外,對于監管部門重點關注的房地產信托項目,此次回復中也給予充分披露:截至回復簽署日,中糧信托的信托項目投資房地產行業的共計15個、存續信托規模合計57.06億元。報告期各期末(2016年年底、2017年年底、2018年6月底),中糧信托投資性房地產信托規模占信托資產總規模的比例分別為1.95%、2.44%和3.03%,同期信托行業房地產信托規模占比分別為8.19%、10.42%和12.32%,中糧信托房地產信托規模占比較低。
近年來,地產行業融資渠道收緊,地產項目流動性承壓,部分房企出現違約,這也是監管部門對房地產信托項目予以高度重視的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中糧信托表示,其未來發展房地產信托業務的總體思路如下:謹慎選擇項目城市、交易對手;通過戰略合作與大中型地產商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合作發起房地產并購基金;參與城市更新項目,以多元化業態引領創新業務;探索租賃市場的業務機會;延伸房地產信托業務經營鏈條。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