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服務行業巨變 智能化辦公成為新時代寵兒 企業管理一部分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間,中國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作為上班族一天之中呆的最久的辦公室,辦公室的設計、變遷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密切相關。從辦公室的一方天地,可以看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人民精神與物質文明的空前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從最初的格子間,到如今日漸流行的聯合辦公空間,上班族開始越來越追求辦公效率、辦公服務和辦公舒適度。
70年代末80年代初:傳統隔間,辦公服務靠自給自足
改革開放之初的70年代,中國的大多寫字樓還叫辦公樓(或行政辦公樓),一般樓層較少,辦公室分別分布在走廊兩側,辦公設施乏善可陳,只是滿足員工基本辦公需求。那時,辦公樓大多是在政府機關或者國有企業,辦公樓旁邊一般都會配套設置開大會的禮堂、解決飲食的食堂、以及入口的收發室。那個時代的人們對辦公服務和辦公體驗的意識還比較薄弱。
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辦公服務在中國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發展和蛻變。首當其沖的體現就是寫字樓的普及。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模仿國際標準的寫字樓開始在中國形成發展趨勢,各種地標式商務寫字樓也開始拔地而起,基礎配套設施開始受到關注,車庫、中央空調、電梯、保安等基礎配套設施開始在寫字樓里流行。那個時代的人們,電梯代替樓梯、空調代替鍋爐,辦公環境逐步成為很多人點關注點,由于寫字樓的各種升級配套,“在寫字樓里辦公”似乎就能滿足大多數的辦公服務需求。
90年代:辦公現代化初顯,初步建立辦公服務意識
進入90年代,企業進駐寫字樓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除了寫字樓這種基礎硬件配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成為大多數企業和員工新的訴求,電話、移動電話(大哥大)、電腦等辦公設備進入大眾視野,辦公開始步入現代化,辦公效率和及時的溝通成本也隨之大幅提升。同時,辦公空間的設計也開始更加人性化,辦公服務的水平逐步提升。
少數公司開始設置獨立的茶水間、休息區,企事業單位也開始配備了飲水機,員工不再需要自己帶水。格子間成為眾多公司的基礎形態,對于企業來說大容載量以及低成本,對員工來說封閉、獨立、私密,當然,也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了一道無形的隔膜。
雖然這個階段的辦公服務有大幅提升,但是辦公效率相對來說依舊不太高,同時,整個辦公服務只是公司的一個基本配備,很少有企業是從員工體驗角度出發。這也是為什么后來Google的辦公環境照片曝光時,引發全民艷羨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十一世紀:辦公進入智能化時代,員工服務成為企業管理一部分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辦公服務逐步開始向高端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電腦成為辦公標配,打印傳真、遠程電話會議更是企業的日常基礎配備;綠植和墻紙成為體現眾多企業重視辦公服務多元化的新元素,微波爐、飲用水、咖啡機、零食為員工在辦公中提供便利的能量補給。在這個階段,員工服務逐步成為企業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企業內部則因為高額的成本,大多公司只能提供表層的辦公服務。完全以人為本的辦公服務依舊無法提上日程,這也不是企業的問題,畢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如Google一樣,大多企業無法投入大量成本在基礎建設上,更別說頻繁的“與時俱進”的頻繁迭代。
此外,移動辦公開始盛行。在技術的革新下,輕便攜帶的電腦發展突飛猛進,為人們自由辦公、移動辦公創造了可能性。咖啡廳逐步成為國人商務溝通的一個處所,當然,想象和現實始終是有鴻溝的,電影里播放著在輕音樂和彌漫著咖啡香氣的氛圍中,人們喁喁細語的場景只能是現象,現實中人來人往的嘈雜與喧嘩、獨自一人無時不需看顧隨身物品的謹慎,讓咖啡廳辦公蒙上了一層無奈的面紗。
如今:聯合辦公空間興起,完善的辦公服務
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一個新興的辦公模式逐步興盛起來,并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正是順應現在發展趨勢、一路看好的聯合辦公領域。經過幾年的發展,以夢想加、wework等為代表的國際知名聯合辦公空間,逐漸受到國內外知名企業、創新公司的認可。
據相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千禧一代”(1984-2000出生)將占據全球職場的1/3,成為職場主要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他們是覺醒的一代,相比上一代人,他們這代人對工作環境有了更高更細致的要求,遠不再是一張桌子這種物理層面可以滿足的,他們需要更全方位、更舒適、更高效便捷的多功能工作空間,享受工作并獲得發展和快樂。
盡管眾多國際知名大集團紛紛砸重金修建企業總部,然而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這個實力、財力和魄力投入,同時這些大企業也在不斷擴張發展,無法滿足所有部門團隊的需求,舒適靈活的聯合辦公空間很好的做了這一補充。
在夢想加看來,無論是一個自由職業者,還是一個員工上萬的大型企業,辦公都是一個非常基礎的需求。但同時,由于對辦公環境的選擇低頻、相關產業分散,一直缺乏對辦公體驗、效率進行整合提升的產品。夢想加從成立之初,就從基礎硬件、軟件平臺開始,優化辦公體驗相關的諸多細節、功能、場景。獨立開發了集合智能辦公、設計產品、空間運營三者的OaaS(Office as a Service,辦公即服務)體系,通過科技手段優化辦公的各個環節。
以夢想加中最常見的辦公場景為例,早上9:30拎著電腦到達空間共享工位開始辦公,10:30和幾個同事約好在已預約的會議室開會,通過下載的小軟件直接進行云端投屏以及遠程協同會議。開完會,吃過午飯,需要和策劃團隊進行頭腦風暴,不需會議室,直接在休息區的沙發落座,需要紙質文件,直接微信掃碼,私密打印。通透的玻璃、開闊的視野、明媚的光線,創新靈感油然而生。某幾個技術宅不愿意移動,直接在內區固定工位上坐一天……這種智能高效、互不干涉的辦公場景,都要歸功于夢想加空間將辦公環境進行內外分區、動線規劃,從而滿足了人們對辦公環境不同程度的需求。不僅提高了辦公的效率,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枯燥乏味的感覺。基于可以快速拎包入住、高品質辦公服務、智能化共享空間體驗以及夢想加空間的高顏值,一大批快速發展企業及創新企業頻頻進駐。使夢想加空間平均入駐率高達95%以上,成為行業絕對的領先品牌。
盡管市場上聯合辦公品牌眾多、良莠不齊,但是這一行業的興盛,逐漸打開了一個新的領域——即辦公領域,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注意到了辦公服務和辦公體驗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滄桑四十年,收獲四十年,辦公服務也從幾近于無到如今的豐富高效,逐步完善,辦公效率在幾個時間節點實現幾何式提升。科技的終點是服務于人,夢想加這樣“以人為本”的聯合辦公空間無疑很好的將科技與服務發展的便捷性應用到人身上。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