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條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產品啟運 具備持續向核電站提供穩定供貨的能力
記者17日從內蒙古科技廳獲悉,4輛滿載球形核燃料元件的集裝箱運輸車從內蒙古正式啟運,元件被發往世界首座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這是全球首條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產品首次發運,標志著我國高溫氣冷堆元件制造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具備了持續向核電站提供穩定供貨的能力。
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的配套建設項目,中核北方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是全球首條工業規模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其設計能力為年產30萬個核燃料球。該生產線于2013年開工建設,2016年3月建成投產,2017年達到設計產能,實現了連續穩定生產,截至目前已完成72萬個球形核燃料元件的生產。
該生產線核心技術以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0MW高溫氣冷實驗堆的球形燃料元件制造技術為技術基礎,并順利實現工程放大,生產線包含了化工轉化、核芯制備、包覆顆粒制備、球形燃料元件制備、基體石墨粉制備,以及廢液處理和固體廢料回收等技術流程。
據介紹,高溫氣冷堆以其固有的安全性和高溫熱能的多用途性,被國際上認為是第四代核能系統的優先研究開發對象,并被認為是可最先進入商業化的第四代核電技術。球形燃料元件是高溫氣冷堆固有安全的重要基礎,其制造技術是高溫氣冷堆發展的主要技術挑戰。
為實現由科研向生產的轉化,中核北方聯合清華大學對設備進行了工程化改造,共計280項,完成了燃料球壓制、車削等7個工藝,18臺套設備的自動化改造,實現生產線自動連續生產,并申請了多項專利。為后續我國高溫氣冷堆產業體系的建立及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