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磁性材料非線性光學研究獲重要進展 該成果8月1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復旦大學物理系吳施偉課題組與華盛頓大學許曉棟課題組合作,在二維磁性材料雙層三碘化鉻中觀測到源于層間反鐵磁結構的非互易二次諧波非線性光學響應,成功揭示了三碘化鉻中層間反鐵磁耦合與范德瓦爾斯堆疊結構的關聯。該成果8月1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二維磁性材料是近年來國際上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然而由于該材料體系整體對外不表現出磁性,加之樣品既薄又小,其實驗研究一直是領域內的一大難題。
僅有幾個原子層厚的二維反鐵磁材料對外部的物理激勵,一般難以產生可測量響應。吳施偉解釋說:“過去這個問題就像是燈光照不到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種‘暗’狀態,現在能通過二次諧波的方式變‘亮’。”據介紹,研究團隊在實驗中探測的反鐵磁材料僅有兩個原胞層厚度(厚度在2納米以下),在此條件下,中子散射等測量手段很難奏效。針對這一問題,團隊基于多年在二維材料非線性光學研究領域的積累,運用了光學二次諧波這一方法來探測二維磁性材料的磁結構與相關特性。
光學二次諧波不依賴于材料的宏觀磁性,而取決于微觀磁結構造成的對稱破缺。雙層三碘化鉻在反鐵磁態下,其磁結構不但打破了時間反演對稱性,也打破了空間反演對稱性,由此產生強烈的非互易二次諧波響應。在體系升至轉變溫度以上,或施加面外磁場拉為鐵磁態后,磁結構的對稱性卻發生了改變,這一二次諧波信號也隨之消失。
研究團隊同時發現,雙層反鐵磁三碘化鉻的二次諧波信號,在響應系數上有三個以上數量級的提升,比常規鐵磁界面產生的二次諧波更是高出十個數量級。利用這一強烈的二次諧波信號,團隊得以揭示雙層三碘化鉻的原胞層堆疊結構的對稱性。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