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加速釋放A股市場為何不為所動 見效成果要等
周末雖然消息面比較平淡,但有一則消息還是偏暖,那就是廣義貨幣(M2)增速超預期,直觀地講就是央行釋放的流動性大幅增加。
數據顯示,3月M2余額達到208.09萬億元,增速超過10.1%,這也是M2增速時隔3年以后再度沖上10%。從絕對數來看,由于基數原因,M2單月增量達到5萬億,可見3月流動性的釋放有多大。與此同時,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我們從M2與一季度貸款“雙增”的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上游“水龍頭”的放水數量,還是真實流入市場的流動性,都是在不斷增加。但是,反應在資本市場上,走勢依舊弱勢,市場似乎陷入了一場流動性困局。
我們再觀察另外幾個數據。3月份,全國挖掘機最終銷量數據創造了新的紀錄,據統計,3月挖掘機共銷售49408臺,同比增加11.59%;進入4月份以來,重慶、貴州、湖南等地紛紛集中開工一批新基建項目,安徽、廣東、浙江、山東等地新基建項目庫或投資計劃也相繼出爐,這些重大項目主要集中在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等領域;從投資規模看,各地也是爭先恐后,安徽省日前下達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今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安排項目6878個,年度計劃投資高達1.3萬億元。
大家沒看錯,投資主要還是在大基建,挖掘機銷售數量最說明問題,因為無論是“老基建”還是“新基建”都需要挖掘機。也就是說,一季度雖然新增貸款增加,釋放的流動性在增加,但主要還是靠投資,內需的拉動還不明顯,而且從上市公司一季報預告看,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一季度業績堪憂。
此外,雖然整個社融開始有回暖的跡象,但間接融資還是占了很大比例。也就是說,即便中小企業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而且貸款利率不會很高,但依舊是有利息成本的。市場更擔心的是M2在加速釋放流動性,但真實流入實體經濟的也許并不多。從目前的情況看,除了大項目大基建可能獲得了流動性支撐,中小企業仍很艱難,因為即便銀行愿意貸款,但企業要想賺錢來還貸款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況且很多銀行現在即便有頭寸,但在經濟環境預期不明朗的背景下,壞賬風險太高了,這些流動性很可能繼續在銀行體系內循環。
市場的流動性在不斷放量,只要不是大多流到房地產市場,對實體經濟還是有一定支撐的,從而間接對資本市場形成一定的支撐。市場的流動性多了,理論上講資本市場的場外資金也會多起來。但是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實體經濟的具體數據,還是資本市場的總體表現,都看不出流動性有富余的跡象,反而覺得市場缺乏流動性。當然,A股從來都不缺錢,缺的是信心,前幾年GDP增速那么高,M2也在不斷放量,A股也沒什么好的表現,現在指望一兩個月M2的突然放量而崛起,顯然也很難。再說,流動性先支撐的應該是實體經濟,大項目投資雖然多,但要見效還有得等,遠水解不了近渴。劉柯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