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抱團的醫藥板塊為何突然大跌?第三輪藥品帶量采購即將啟動
盡管指數波動不大,但板塊分化明顯,既有連續上漲的強勢板塊,也有突然大跌的異動板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醫藥股這一個被機構抱團的板塊,突然大跌。
醫藥行業是個非常賺錢的行業,同時具有很高成長性,所以一直是機構重倉的領域。醫藥板塊這么多年出了非常多的大牛股,目前整個醫藥板塊總市值高達4萬億元。不過,昨天醫藥股卻突然大跌,很多大牛股出現急跌。
最典型的是奧翔藥業(20.310,-0.70,-3.33%),上周五都還放量封死漲停板,昨日突然跌停。此前漲幅很大的大博醫療(58.090,-0.09,-0.15%)和貝達藥業(70.960,2.12,3.08%),也都大跌6%。不僅如此,醫藥板塊的龍頭股,市值超千億的恒瑞醫藥(85.100,0.10,0.12%)、愛爾眼科(39.930,-0.27,-0.67%),跌幅都超過3%;兩市第二高價股,長春高新(433.680,-6.41,-1.46%)大跌3.81%;另外,邁瑞醫療(180.500,2.05,1.15%)、藥明康德(91.300,1.25,1.39%)跌幅也不小。
醫藥股集體大跌的一個原因是,機構對于第三輪藥品帶量采購即將啟動的消息持謹慎態度。
據媒體報道,12月6日,第三輪藥品帶量采購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新一輪集采政策在前兩輪的基礎上,又進行了部分規則調整,采購的藥品品種從前兩輪的25個增加到了35個。
為什么機構會如此敏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前不久的醫保目錄談判中,相關專家經過幾輪砍價,讓藥企的要價降低了不少,視頻在網上很火。其實,對于藥企而言,雖然這個行業很賺錢,但藥品要進入醫保目錄,其意義值得探討。老百姓(64.020,-0.44,-0.68%)顯然希望藥品進入醫保目錄,這樣大家都用得上便宜的好藥。但對藥企而言,藥品如果不能進入醫保目錄,這是一個利空,但要讓藥品進入目錄,又要讓利于民,所以這確實是一件比較矛盾的事情。所以,帶量采購導致藥品價格下跌,正是本輪醫藥股大跌的主因之一。
在我看來,這一事件對醫藥股的短期沖擊不可小視,但中長期而言,行業依然值得看好。實際上,去年醫藥股也因這件事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時間拉長來看,并不妨礙醫藥股的長期趨勢。
說完醫藥股,再說昨天的盤面。市場窄幅震蕩,達哥此前也看好后市,但個股表現分化還是比較明顯,昨日個股漲跌比例大概是五五開。
銀行股方面,限售股解禁再次沖擊了一只次新銀行股。昨日,紫金銀行(5.250,-0.13,-2.42%)早盤出現閃崩,股價一度逼近跌停板后,最終大跌8.53%。消息面上,紫金銀行明年1月3日將有22.07億股首發限售股解禁,占總股本比例高達60.3%。盡管解禁日期還有近1個月,但沖擊效應已開始顯現。紫金銀行發行價只有3.14元,以昨日收盤價計算,股價高于發行價超過80%。
再談下對后市的看法,昨日市場略有放量,北向資金繼續較大規模凈流入,技術上,均線系統也有利于反彈延續,總體來說,達哥對后市繼續持樂觀態度。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