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產業化進程加快 光啟已向市場交付15噸超材料
在近日召開的第一屆超材料大會上,光啟技術對外公布了一系列數據,其中一組關于超材料交付總量的數據,成為全場關注焦點: 2012~2019年光啟超材料技術研制過程中,共制造了15.24噸的超材料,共檢測了9.05億個微結構。
光啟超材料產品交付逐年上升
近三年來光啟所交付的超材料產品呈逐年上升趨勢,具體為2017年 2.1噸;2018 年2.8噸;2019年3.14噸。得益于超材料業務同比快速增長,光啟技術預計公司2019年凈利潤為1.13億元-1.48億元,同比增長60%-110%。
作為高精尖新興領域,超材料已經成為集陸、海、空、天、電、磁六維一體的立體化現代戰爭中最重要、最有效的突防戰術技術手段,并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美國BCC Research是全球領先的權威市場調查公司,35年以來,致力于提供富有洞見的市場調查、趨勢分析等專業報告。在BCC Research發布的《超材料:技術與全球市場》調研報告中,全球僅雷神、波音、豐田、光啟等10家企業作為超材料開發制造商被列入報告,光啟是其提到的唯一大中華區的超材料企業。光啟已經順利實現超材料的按需定制和產業化落地,交付超過15噸工業級超材料。可以說,在超材料商業化進程上,光啟已經搶先一個身位。
市場需求倒三角分布,規模超100億美元
“商品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反之則相反。”這個經濟學中的需求定律貫穿了商業社會中的大多數交易,但是在尖端技術的產業和市場,卻呈現倒三角分布:產品越尖端,價格越高,市場需求也越大。高性能超材料正是符合這樣的規律。
相關數據顯示,價格最高的“超尖端超材料”在市場應用中占比高達44%,接近過半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未來十年,國內超材料市場需求量超過1000噸。另據市場情報公司Lux Research發布的報告“超材料市場預測”認為,到2030年,超材料市場規模將飆升至約107億美元。
據了解,光啟技術交付的15噸工業級超材料產品,已賦能多個尖端裝備領域,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海洋航空裝備、電子通信系統、單兵AI裝備、新型航空器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成功應用,給尖端裝備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同時,光啟高性能電磁材料——“白起”,讓我國的射頻芯片、射頻天線、高速電路、雷達陣列、5G通信,得以發揮更加理想的功能。正是因為有了“白起”高性能電磁材料,我國某先進航空裝備的超材料機載共形天線增益性能提升了近30%,產品尺寸縮減了40%、通信覆蓋范圍擴大了50%。
得益于超材料在緊湊性、能源效率和方向性上區別于傳統設備的優越表現,Lux Research公司建模推演,認為在未來五年,預計5G基礎設施的推出將推動對基于超材料的設備(如天線和其他移動寬帶設備)的新需求,可能會使通信領域的超材料市場在2024年擴大到約45億美元。
除了5G領域的強大需求外,Lux Research設想傳感器的超材料未來也將占據一席之地。該公司尋求對雷達和激光雷達設備的特殊需求,這些設備與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相關,其中超材料在縮小設備尺寸和成本方面的優勢將帶來顯著的效應。Lux表示,傳感器市場的增長,加上扁平通信業務以及在一些利基領域穩步增長的業務,到2030年可能會使超材料市場總量達到107億美元。
對此,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博士也有不謀而合的觀點。在今年的高交會上,劉若鵬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未來五到十年,我們將賦能更多的行業,同時促進5G、AI的發展,讓各行各業能夠最終受益。”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