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險行業未來3年走向定調:推動形成治理科學、競爭有序的財險市場體系
7月29日,銀保監會下發《推動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定調未來三年發展方向,總體目標包括,到2022年,財險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保障水平、服務能力和資本實力進一步增強,基本實現財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標、風險綜合評級均在B級以上,推動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備、治理科學、競爭有序的財險市場體系。
藍鯨保險對比發現,相較于此前業內流傳的征求意見稿,正式方案中刪除了“到2022年,財險保費收入要達到1.7萬億元,保險深度達到1.5%,保險密度達到1200元”這一量化指標。
方案強調,未來三年,財險業要向精細化、科技化、現代化轉型發展。加快行業轉型升級,要推動財險業從以車險為主向車險、非車險并重發展轉變,從銷售驅動向產品服務驅動轉型,從傳統經濟補償向風險管理和增值服務升級,鼓勵互聯網保險、相互保險、自保等創新發展此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同時,推動財產保險公司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改進業態模式,深耕細分市場,開發多元化產品,推動服務創新,打造圍繞保險的生態圈服務體系。
現代保險業務的方案,離不開科技手段。方案提出,要支持財產保險公司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和智力支持,打造具備科技賦能優勢的現代化保險企業。鼓勵財產保險公司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對傳統保險操作流程進行更新再造,提高數字化、線上化、智能化建設水平。到2022年,主要業務領域線上化率要達到80%以上。
完善公司治理體系,是未來財險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落點。包括推動財險公司增強資本實力,強化股權管理,規范股東行為和關聯交易,公司治理運作更加透明合規。壓實財產保險公司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董事會有效履職、高管層職責規范、監事會監督到位的現代企業治理機制,完善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形成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激勵約束機制。
提升財險業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的能力,也是未來三年財險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的關鍵內容。主要體現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持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和保障國民經濟產業發展等三個方面。譬如,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風險保障需求,探索提供重點項目一攬子風險管理與金融服務,有效支撐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行業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擴大財險業對外開放、支持財險公司走出去、加快再保險市場發展,包括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國內財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為國內市場引入先進業務模式、管理經驗和金融服務,提升市場活力和競爭力。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給財險業高質量發展營造公開透明、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方案提出“要形成聚焦高質量發展的監管政策和體制機制”,深入推進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防范化解風險,凈化高質量發展穩定‘加強市場監管,規范高質量發展秩序;補齊制度短板,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提升監管質效,增強高質量發展保障。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